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4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阮宗泽 《时事报告》2012,(10):52-53
近来,有机会与东南亚、澳大利亚学者交流,发现一些微妙的矛盾心理:不少亚太国家既不愿看到中美两国走得太近,也不愿二者对抗。两国太近,他们担心中美携手操纵国际事务;两国对抗,某些国家又开始担心亚洲变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他们的忧虑是有来由的。当前亚洲政治安全保持稳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重塑国际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惠及亚洲及周边国家与地区。有目共睹的是,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和共谋发展的追求,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被公认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正是中国为亚太国家提供的最实惠的公共产品。同时,亚太国家在经济上日益依赖亚洲,依赖中国,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高调“重返亚太”以来,美国调兵遣将,举措频频。它主办的连串军事演习中,除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外,东南亚甚至大洋洲国家也没少参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更是屡屡到访,穿梭游说,施加影响。于是乎,部分亚太国家开始犹豫徘徊:是该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蓬勃发展的亚洲,还是继续遥望大洋彼岸的美国以确保安全?或者左右逢源?最近澳大利亚的抉择就十分耐人寻味。与东亚国家不同,身处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向来游离于亚太地区的边缘,素以西方的一员自居。  相似文献   
172.
韦宗友 《国际观察》2016,(6):141-154
近年来,美国显著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力度,其立场也日益偏颇。美国不仅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指责后者制造地区紧张局势,甚至直接派遣军舰进入中国南海部分岛礁12海里内的区域范围,开展赤裸裸的"炮舰外交"。不仅如此,美国还强化与菲律宾、越南的军事安全关系,大力提供军备援助,提升它们的海上军事能力和执法能力。美国还积极撺掇菲律宾将南海问题诉诸仲裁,激化中菲海洋矛盾。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深度介入和偏袒立场,不仅使得南海争端日益复杂化,也给中美关系及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和平共处投下了阴影。双方都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南海争端演化为中美之间的对立与对峙,并进而防止该地区陷入新的冷战。  相似文献   
173.
解决台湾问题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使台湾问题复杂化,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外交和亚太安全与稳定的热点问题。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台湾问题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前之所以提高对台湾问题的介入程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台湾在美国亚太地缘战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4.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两岸经济关系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是国际经济变革、两岸经济转型与两岸关系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从全球背景看,海峡两岸经济虽然发展阶段不同,但经济发展方式有相同之处,即出口占GDP比重偏高,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在出口扩张带动经济增长形态下,两岸同时存在着内需较弱、社会资源向出口部门集中、经济结构与贸易结构低端趋同等现象。面对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175.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成当为今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共同意愿和行动。同时,人类也在吸取既往滥采陆地资源而导致生态失衡的教训,着意保护现有海洋资源。国际上保护海洋资源的双边和多边组织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76.
澳大利亚是美国的盟国,是南太平洋地区的大国。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澳大利亚是一个地道的西方国家,可是在地理位置上却属于亚太地区。面对着这种纠结现实,澳大利亚在自身的国家定位和对东盟国家的政策上始终摇摆不定,直至亚太白皮书的出台。  相似文献   
177.
中国的亚太战略是“稳定周边,立足亚太”,俄罗斯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中俄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在实施亚太战略的根本目的、国内环境及对外战略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中俄亚太战略的侧重点及对亚太格局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8.
7月初,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并购业务主管顾宏地表示,不管是作为并购交易中的收购方国家还是被收购方国家,中国近几年来的排名都逐年上升,今年两项排名都仅次于美国;中国的海外收购增长更多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资源、产品改良和消费品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9.
沈大伟(DavidShambaugh)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主要从事中国事务、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和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作者也把中共党建研究作为其研究课题之一.并取得了不小成就。  相似文献   
180.
当下,中国在西太平洋范围内面临周边国家愈益严峻的挑战。中国的亚太战略空间遭受域内外国家不断挤压的政治情势日趋凸显。然而长远观之,当下中国面临的亚太安全困境同中国下一阶段的崛起是相伴随的,换言之,一定程度的被动局面为促使中国亚太战略的优化与重组,进而维护与拓展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留置了广阔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