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1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3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266篇
中国政治   482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2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起双边联盟体系,但近年来对于加强多边安全合作更为积极。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亚太安全战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在推动双边合作转向多边合作,而为何发生这一转变值得探讨。美国在权力优势明显时,倾向于采取双边合作;当美国权力优势缩小时,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其安全合作形式是接近于联盟还是相对松散的安全合作,则取决于外部威胁性质和内部分歧大小。美国亚太安全合作形式的调整取决于中美实力差距、外部威胁变化和成员国分歧,多边形式可以更大范围地进行国际动员,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拥有稳固的合作基础、灵活的多边形式和共同的身份认同,有助于美国调动战略资源和联合应对共同关注的威胁。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增强了美国的安全动员能力,冲击了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带来较大的安全压力。但不同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程度不一、成员战略分歧和合作议题分散的影响,合作进程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2.
《求贤》2021,(1):25-25
本刊讯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才交流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武清区人才办携"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参加。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由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武清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于2020年11月2日在...  相似文献   
93.
智利共产党在10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致力于探索智利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坚持走“和平过渡”道路,而这一道路主要是通过建立与社会党等中左翼政党的联盟合作策略来推进的.通过这一路径,智利共产党不仅实现了数次参政,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开启了“智利革命”的短暂实践,为非执政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摸索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提...  相似文献   
94.
《求贤》2021,(1):19-19
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在天津市宝坻区成立,为所有智能网联产业从业者带来了"朋友圈"升级扩充的放大效应,将有助于各成员单位交流信息、互通有无,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落地落实产学研互通。联盟吸纳了百余家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技术链、生态链的多地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未来,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人才集...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以股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跨国并购正日益让位于非股权性质的跨国战略联盟,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完善价值链条、强化企业能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对于资金和人力资本都相对缺乏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应该利用自己的相对技术优势、相对区位优势、相对内部化优势和特殊产品的优势,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选好对象、确立目标、构建好企业的多元文化,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96.
韩爱勇 《外交评论》2022,(5):78-109+4-5
结构性矛盾是大国在体系中的位置变迁所导致的相互排斥状态。崛起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展是结构性矛盾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就其过程而言,结构性矛盾其实生成于崛起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展和主导国对崛起国影响力的排斥过程中。中国周边地区结构是双重的。在主导国的视阈里,中国影响力在周边地区的扩展,不仅在地区层面冲击美国的地区主导地位,也在次区域层面影响印日澳等地区大国各自在南亚、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国这些次区域板块的主导地位。为护持地区主导地位,它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排斥也随之而来,由此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地区和次区域两个层面生成。作为体系变量,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构建印太联盟体系提供了结构性驱动力,包括明确联盟体系的战略目标、塑造联盟成员的收益偏好和行为方式,以及构建联盟体系多维度的整体架构诸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既然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那么推动强结构性矛盾向弱结构性矛盾转化,对于弱化印太联盟体系的压力也就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7.
魏冰  刘丰 《外交评论》2022,(5):19-52+165+3
冷战结束后欧洲地区维持了近三十年的总体和平,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而彻底回归到权力政治时代。北约是理解欧洲安全动态的关键,欧洲的和平由北约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竞争与对抗则与北约扩张紧密相关。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在成员规模、行动空间和功能领域三个方面不断扩展。关于北约的存续与扩张,现有研究主要从北约的制度属性、成员国共享的价值理念、美国维持霸权的需要三个角度加以解释,但都无法准确理解后冷战时代北约扩张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具有集体安全属性的军事联盟,北约创建与维持的动力来源于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与联盟安全供给能力之间的匹配。冷战时期,北约与成员国将苏联视为紧迫威胁,由此建立起安全供需平衡。尽管苏联解体破坏了这种平衡,但北约独特的制度设计赋予其高度的灵活性,提供了双方在其他安全问题上重新形成供需平衡的可能性。在后冷战时代,族群冲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对俄罗斯的担忧仍然存在,这些因素重塑了成员国的威胁认知,推动北约通过不断扩张来调整安全供给能力,以匹配成员国的安全威胁需求。北约扩张的过程由战略理念、机构改革、能力建设和情报共享四个部分构成,核心目标在于适...  相似文献   
98.
项昊宇 《东北亚论坛》2022,(6):72-86+126
二战后日美缔结了不对等的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外交、安全和经济上全面依附追随美国,素有美国“附庸国”之说。日本对美战略依附的形成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想根源,在日本战后改造和发展进程中,对美结盟带来的现实利益掩盖了对美依附产生的民族自尊心伤害,无奈接受虽不平等但符合国家利益的对美关系,成为日本社会主流认识。日本对美依附归根到底是对本国利益综合权衡的结果,当前和今后考虑是否维系对美不对等关系主要取决于四方面因素——价值认同、政治回报、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只要上述动因不发生全面颠覆性变化,“美主日从”的基本架构难以发生动摇。同时,在美国实力相对下滑和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日本对美心态和政策取向也会在“向心”和“离心”之间持续摇摆,同盟困境始终存在。而美国为维系全球霸权,不会放弃对日掌控,同时也会加大对日借重利用,赋予日本更大自主空间,促日分担更大责任,使日本对美依附性呈现表面上的弱化。  相似文献   
99.
孙振民  任琳 《东北亚论坛》2022,(6):87-104+126
全球治理中的次级力量是在霸权国和崛起国之外的系统重要性国家(或国家群体)。什么影响了它们组建议题联盟时的选择变化?本文认为解题的关键是权威,即一方在国际制度中引领他方、使他方自愿跟从其所提治理规则的能力。权威能分离成权威追求和权威基础这两个子因素:前者指追求在国际制度中进一步引领他方,后者指在国际制度中已具备的使他方自愿跟从自身治理方案的能力。本文假设,权威追求的差异导致对于议题联盟对象的选择差异,权威基础的差异导致对在议题联盟中所扮演角色的选择差异。据此可形成一个包含四种议题联盟选择的解释性类型学框架:集团内追随、集团内领导、跨集团追随、跨集团领导。对欧盟和巴西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案例分析能够对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0.
国善 《时事报告》2011,(1):60-61
最近中国的“华约”、“北约”声名渐起。这可不是冷战时期东西两大阵营的对立,而是以北大和清华为首的高校招生联盟不见烽火的生源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