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态和谐体现了人类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和对宜居环境的追求。然而,目前城市社区生态问题非常严重,生态和谐遭到破坏,出现了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资源供需失衡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话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2.
纵观整个现代文学史,很少有作家像鲁迅这样对中国传统民俗里令人不寒而栗的怨鬼、厉鬼情有独钟:不仅怀着丰沛的感情为之展开文学上的感性描述,还带着极高的兴致进行学术上的学理探究.通过分析其幼年时期所濡染的"自然鬼-人为鬼"、"无常-女吊"等互为张力的精神结构,可以看出鲁迅是以生命去拥抱这一异质性的浙东民间"鬼"文化,并将此蛮野文化带来的幽深"鬼气"和叛逆"毒气"融入到自身流淌着的血液中去.  相似文献   
93.
亦然 《中国减灾》2007,(6):46-46
在2000年国际减灾日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份关于灾害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完全是自然产生的,事实上,导致灾害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联合国的这一判断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灾害观念和减灾行为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4.
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有了长足的进展,政治交流不断增多,许多阻碍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也有望被逐步拆除。同时,两岸协商也实现了制度性突破,“两会”商谈的成功开创了两岸协商的新模式。总的来看,两岸交流与沟通开始走上多渠道和制度化的道路,在经历了长期的结构性调整之后,两岸关系的新模式正在浮出水面,这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无疑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5.
综观美国犯罪重建领域的发展历程,大致遵循这样一条发展脉络;首先由实务界提出了诸多的犯罪重建方法,然后由专家学者加以总结,并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出犯罪重建领域的原理,即洛卡德物质转移原理,纵向叠层原理、横向连续原理及年代划定原理,进而提炼犯罪重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6.
连队主官是基层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各级主官的“源头活水”.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主要“抓手”。近年来,由于部队调整、精简等客观因素和诸多人为原因,连队主官流动过快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连队的全面发展和战斗力的持续生成.应着力解决连队主官流动过快问题。  相似文献   
97.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技术在灾害预警和减灾救灾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展现了它巨大的应用潜力。在过去的20年,10多个国家和组织成功地把各种地观测卫星送入太空,并  相似文献   
98.
99.
高翔 《法律与生活》2016,(10):36-37
酒驾、超速酿悲剧 2015年8月18日夜间,在四川省什邡市内一个偏僻路段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四轮朝天倒在地上,车旁有一名年轻男子正在接受急救.在距翻倒的黑色轿车几米远的路边,一个消防栓已被撞断,向空中喷射着十几米高的水柱.最终,该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现场勘验和走访后认定,当场死亡的年轻男子是轿车驾驶员.死者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经过查询,这辆损毁严重的雪佛兰科鲁兹型轿车登记在一名叫廖继全的男子名下.而经过比对,死者并不是车主廖继全.  相似文献   
100.
陈乃新先生首创的“经济法之内物权理论”打破了传统民法物权的神圣性,提出了全面而独到的理论——传统物权法理论只有外物权的狭义物权,对作为人为孳息的“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劳动力权没有界定,而劳动力权是第一人权,是经济法内物权,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内物权理论是基于法权理论之上的现代物权理论。是对传统物权理论的深化与突破。经济法之内物权是经济法所需确认和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在经济法领域和实践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有利于开发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源,有利于调动亿万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逐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