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239篇
中国政治   255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生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具体包括:公民的人格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纳税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没有公民意识的基因,要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必须客观公正的审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借助于西方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出建立法治中国所必需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3.
我国乡村自古呈现一种"治理共同体"格局,在内生性的自我共同体结构之外,伴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制参与和治理。建国以后,强制参与的进程更为密集与细致,表现为一种权力的"下沉"。乡村治理的法律规制是这种"下沉"的赓续与"转化"。"村规民约"自古随传统的变迁而变迁,当下是由现代的法律规制进行理性化再造,这种再造冒着理性独断的危险。而当下这种村规民约并非知识论上的"实践性知识",仅仅是乡村变迁进程中的法律规制的一种转化性产品,对于法治现代化的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94.
行政文化同公务员激励机制相结合,将精神激励融入制度设计之中,是由于行政文化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显性链接,以及公务员激励机制行政文化求解隐形链接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求行政文化更好地配合公务员激励机制,发挥行政文化对公务员的激励效应,必须秉承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努力培育积极的行政心理,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5.
学习型组织标志着新管理时代的开始,它和企业再造理论被公认为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的80%正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企业。探讨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塑造,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96.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公共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日益加强。同时,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机关,政府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一直是各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的重要客体即公关对象。而政府在公共关系中地位与作用的发挥与政府形象塑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进入新世纪,江西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风貌?省十一次党代会从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高度,提出要着力塑造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为了真正树立江西人这一新形象,本文拟就影响江西人新形象塑造的基本因素及其基本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8.
企业形象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背景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生存和发展实力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导入和实施CIS战略、造就独特的企业价值观、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运用好广告公关宣传手段等方略举措,搞好企业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99.
公务员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在他们身上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向度。其政治素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既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00.
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需求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智能社会治理中许多具体问题都会触及的理论假设.自1992年人工智能法律人格设想被首次提出以来,它成为理论研究、立法建议和司法实践中普遍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人工智能担任人类工作角色和欧洲的立法动议更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讨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具有多维度的需求.既包括明确侵权责任、塑造权利能力等具体需求,也包括以构建社会治理新范式为目标的根本需求.不能简单地从概念上直接排除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人格的可能性,也不能认为授予法律人格是唯一或者更佳的解决办法.人工智能法律人格是智能社会发展中新型治理模式的选项,以功能主义的态度来进行解释论或立法论的探讨是看待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问题的正确视角,可以分别按照财产、类推适用代理、借用公司或财产法人、设立新的法律主体等方式回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即便不设立新的法律人格,在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合同缔约程序、代理关系认定等方面也需要作出必要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