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299篇
中国政治   396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9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赵荃 《学理论》2010,(10):10-11
包含人文精神的现代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它把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其终极目标,贯穿于科学实践活动的始终。科学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密不可分,它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在支撑,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与完善。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92.
《理论月刊》2012,(3):189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4月,其前身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现为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993.
俞吾金 《党政论坛》2011,(14):43-43
法权人格、独立个性和社会公正的缺失,使蕴含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宗派主义思想倾向乘隙而入,导致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派化。通过前面三部分的分析,我们展示了人文精神在现、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历史命运。如果说,现、当代中国人力图把古代中国人文精神加以美化,  相似文献   
994.
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同时,社会转型会出现“失范”现象。新的规范建立要求生命法也参与努力。生命法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捍卫和发扬人文精神,规范和支持高新生命科技的时代重任。人文精神在生命法中新的发展有: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不仅关心大多数人的权利和福祉,而且关心少数人的权利和福祉,只要其不妨碍多数人的自由;敬畏生命,保护生物圈,保护环境,与所有生命和谐相处;在尊重人权的同时,要给科学研究有基本的自由,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和平衡区:解决科技与伦理矛盾时重视预防和预设,减少事后治理。生命法要履行捍卫和发扬人文精神的使命须做到:一是紧密跟踪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及时作出反馈;二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作出反应。生命法还须与生命伦理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社会实效,为此生命法学家应该参加生命科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5.
邢莉 《实践》2010,(5):51-52
民族民俗节日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因,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民俗节日是多元文化的表征.它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也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的象征资源。  相似文献   
996.
践行"北京精神"是时代的要求。首都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任务十分艰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首都国家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迫切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弘扬"北京精神",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凝聚全市人民  相似文献   
997.
李微微 《前沿》2012,(17):165-166
高校教育旨在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和凭借高深文化的选择、传递、创新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者,也就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可以说,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面对多元化价值取向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想,更容易产生困惑、偏移甚至动摇.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建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98.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以创建文明学校为目标 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学校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文明和谐的状态,创建文明学校,就是要创建公平民主、和谐诚信的学校,创建美丽优雅、整洁有序的学校,创建进取开放、创新创造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