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2313篇
政治理论   103篇
综合类   5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提出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本质属性的科学界定.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并在理论与实践的调适中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民族性与国际性交融中体现出世界性的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92.
人民政协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一员。作为一种新型国家制度,人民政协可以直接嵌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之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形成了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两支队伍,显示出党的领导对象与党的领导方式的双重属性。从系统论的视角观察,人民政协与党的领导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强,人民政协的作用发挥就大;人民政协的作用发挥得好,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进入新时代,构建人民政协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契合机制,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和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之间的互动,需要在协商民主、国家治理和党的建设三个场域中同步展开,从而构建起一个上下有序、纵横相连、左右相通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3.
在专门协商视角下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需要积极建设系统化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运行机制的系统化建设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展现专门协商特性的必然要求,因为它有利于保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实效性。针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转过程中面临的诸如协商主体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协商议题指向性和明确性不足、协商意见和建议深度和可行性不足以及协商过程随意性和形式化等问题,必须基于专门协商的严格要求,根据协商前、协商中、协商后三大环节的具体要求探索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系统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处理好规范性和激励性的关系,让每个机制在协商环节中扮演"恰到好处"的功能角色,而不是"各自为政",从而使整个协商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94.
界别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是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社会资源,是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以界别为抓手.充分发挥委员代表作用,有利于人民政协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对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郑国元 《世纪行》2013,(11):37-37,48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课题。襄州区政协在坚持全会总体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层次的协商资源,集中优势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推动多层次协商向深层次协商、高层次协商转型升级,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96.
李亚隆 《世纪行》2013,(7):7-8,10
党的十八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十八大精神是政协当前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学习贯彻十八精神,关键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重点是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一、深刻认识政协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7.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实践和思想基础之上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基本原则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化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否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否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否加强了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检验标准。以人民政协政治、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制度化建设内容,制度化建设分别从推进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现代化、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和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98.
《政协天地》2020,(4):43-43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的重要工作原则。在实践中,把这一原则落到实处,政协委员应发挥主体作用,比如积极参加调研、视察、协商和民主监督,认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人民政协成立以来,各级政协委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地方服务、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9.
正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时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我省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明确指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讲话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00.
政协界别作为社会各界利益的代表,反映了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政协界别也面临一个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用的根本,在于健全和完善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