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256篇
中国政治   314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基本内涵,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孕育和发展与时代相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以塑  相似文献   
133.
<正>《易经》中曾有关于穴居的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后来,随着房屋建筑的发展,"穴居"这一名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先民告别穴居,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又出现了新的"穴居"一族,他们崇尚一种自由的、崭新的生活方式,不外出、在家消费、在家工作、在家享受,家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奋斗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在新时代成功推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式出场。党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凸显了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领导力量的先进性、奋斗目标的人民性、结构要素的整体性、建设关系的和谐性、世界愿景的合理性等显著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力,赋予了中华文明新生机,开辟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样态,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吴咏梅 《各界》2013,(2):36-36
很多人想移动自己的身体,又不愿或者不能自己迈动双腿,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代步工具。马、驴、骡、骆驼这类活体自不待言,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有了较为平整宽阔的大道之后,  相似文献   
136.
<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深化对民族复兴与文明发展关系的认识,提升对文明内涵及外延的思想认识,拓宽文明的视野,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自觉。实现中国梦需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中把握中华文明复兴的价值意义、现实表达和前进方向。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引领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7.
屈婷 《求知》2022,(3):31-3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作了进一步阐明并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依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得到具体化表达。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计划经济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根据时代需要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理念,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制度保障,展现了国家治理制度层面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认识,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从改革开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展现了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创新,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出伟大理论,集中体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创新,实现了思想理论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9.
一百多年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中华文明之问”,期待国人做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文明之问”作出了新时代的庄严回答。  相似文献   
1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崭新制度文明形态,是中国逻辑与世界逻辑交互作用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断为深化中国制度理论研究开启了新的学术视域,文明的累进性、形态的具体性原则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中国制度的内生演化逻辑;人类文明发展的共产主义取向充分表明中国制度的先进性价值和普遍性底蕴;不同文明形态间基于平等基础的交往对话性,为完善中国制度理论、走出话语困境提供学理支持。立足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视域,需要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生性演化与开放性发展间的张力,在推进世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