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48篇
中国政治   311篇
政治理论   88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富民强,藏富于民。当我们的话题能够聚焦“收藏”,谈谈收藏的历史。说说收藏的辛酸和收藏的乐子时,我们突然自豪而又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珍惜人类文明历史和璀璨艺术的人文复兴时代。  相似文献   
42.
刘东 《理论建设》2023,(1):39-51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当前学界的热点议题,学者们从生发逻辑、理论内涵、基本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等维度展开了系统研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新的学术动向。但目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普遍存在切入视角局部化、研究方法单一化、成果样态碎片化、跨学科合作低频化等局限。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强化问题意识以深化理论阐发,拓展研究视角以丰富内容体系,加强学科协作以开拓研究新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多维度阐释,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空间,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43.
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的创造有其深刻的理论、文化、历史、实践和价值逻辑。就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就文化逻辑而言,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的丰富文化资源;就历史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就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的最为生动鲜活的实践源头;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4.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场所,承担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的任务,它在民族、国家、社会的总体结构中是一个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坚守文化、精神的堡垒.  相似文献   
45.
<正> 秋阳中天,金风送爽。值此201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谨向全区辛勤教书育人的广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慰问。教育是人类文明启蒙、发祥、发展乃至不断延续之根本,也是兴邦治国理政的千古之策。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国家强。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6.
人类文明总是依傍着河流生息,一条神奇乌江在孕育出神秘斑斓的巴楚文化和夜郎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思南这样一座充满着灵秀之气的古城。当乌江这条云贵高原的母亲河逶迤、湍急、曲折、艰难地伏行于千仞悬崖之下,奔腾到中游时,它便变得温柔多情,如一位娇羞的少女,把它的美丽和妖娆展现在世人面前。清澈见底的江面上,倒映着两岸如诗如画的峰峦和青山绿水。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有一座古朴俊秀的山城,那便是称之为乌江明珠的思南县城。它荟萃了乌江神秘的雄奇山水,浓缩了乌江丰厚的历史人文。走进古城,便仿佛走进了历史幽暗的纵深,透过那一栋栋古建筑,那  相似文献   
47.
科学发展观是由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大本质规定性构成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理论系统;其精神实质是在理论层面、政治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三大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新形态,它建构了蕴含着真理观上的实践标准,历史观上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上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内的更全面、更高、更深刻的科学发展标准系统,准确地提出和科学地解决了当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8.
2010年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正式拉开。“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千姿百态的各国建筑、引领先河的最新科技、充满想象的无限创意、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各式各样的全球美食,世博无异于一场感官和创意的饕餮盛宴。作为上海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世博对于学院而言更多的还意味着一种责任。因为,世博会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工会干部了解世博参与培训的热情。  相似文献   
49.
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先进性和开放性.不断自我转型,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之道。“中国道路”在未来能否越走越宽广?这要看中国能否把走自己的路与走人类文明的大道有机统一起来.把走自己的路与走人类历史的必由之路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0.
什么是文化瑰宝?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什么是文化泡沫?例如,以文化的名义圈地、抢滩、贷款。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像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化、基建化、利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