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380篇
中国政治   466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誉。然而,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在校就读的大、中、小学生.还是公职人员、普通百姓,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正受到越来越多地批评和指责。不会问候,不会谦让,不讲卫生,言谈举止粗俗,人际关系紧张,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不仅玷污了泱泱中华民族的形象.也使国家来之不易的经济建设成就大打折扣,甚至制约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追根溯源。这一切固然与近代中国内外交困的历史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2.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精神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通过对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43.
为什么工作正渐渐有起色,心情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了?那么请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深呼吸几下,学学“加减乘除”法,打开你的职场“减压阀”。  相似文献   
144.
沈文田 《党政论坛》2008,(12):49-49
在生活中,我们总难免会遇上一些抱有敌意的人,突然对自己进行讽刺和嘲笑,甚至是恶意的侮辱和毫无道理的谩骂。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反唇相讥,进行幽默回击,化被动为主动,在反击对方的同时又维护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5.
佚名 《法制博览》2008,(8):13-13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相似文献   
146.
图片新闻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素质道德建设,提高职工文明素质,近日,河南义煤集团义翔铝业公司举办了以“我是义翔的形象大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基层车间的选手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大量的实例,深刻了阐述了提高职工文明素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图为演讲比赛现场。  相似文献   
147.
《北京支部生活》2008,(6):35-37
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矛盾是客观存在、动态运动的。我们不能回避矛盾,要学习在矛盾运动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这是具有长远效能的事情;要从利益和谐入手,建立正常的生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渠道;从领导到每个员工,面对种种矛盾,都应该先从个人内心和谐做起。  相似文献   
148.
人情     
民言 《党政论坛》2008,(18):46-46
当前有两种奇怪现象:在本应讲人情的私交空间,人情却越来越淡薄,以至于可信赖的人只剩下了两个“生我的”,“我生的”,而在本不应该讲人情的公共领域,“人情”却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被驾于国法,公理之上。  相似文献   
149.
假日与朋友闲聊,有朋友说,现如今多元化的人群.多元化的思维,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设防,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犹如坚硬如铁的隔膜难以穿越。男一位爽朗乐观的朋友接过话头,不要怨天尤人,处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权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选择冷漠,你周围就一片冷漠;你选择热心.你周围就一片热心。如果以你的热忱献出你发自内心的爱.你认为冰冷的人际关系也就遇热而解了。别忘了,爱,在这里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0.
有句俗话叫“大树底下好乘凉”。原意是说,树大阴大,能为人提供乘凉之便。我想,如果有在别人大树浓阴下乘凉的便利条件和机会,在自己主动造阴乘凉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借助一下别人大树的浓阴,以达到更好乘凉之目的,当是可取的,有益的。人生在世,旅途漫长而艰难,谁能不需要他人帮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