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165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政治理论的产生 ,虽然是晚近的事情 ,但它却是东西方思想文化共同浸润、滋养的结果。生态政治意识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已有萌生。儒学思想中的“中和”与“仁学”传统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与“任自然”精神 ,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意旨 ,都内蕴着丰富的生态政治思想意识 ,需要我们去发掘与认识  相似文献   
62.
如何思考和论证人类普遍的价值标准?这是当今普遍伦理论争的焦点之一。本通过辩析的三种论证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典型方案。试图对此问题作一探进。本认为,传统本体论思考和论证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方案是以承诺代替论证,它隐含 唯我论和虚无主义的困境。现代科学范式下对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论证则隐藏着深刻的人性危机,这两种论证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以某种最高的或最终的实在为出发点,预制某种最高的或最终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3.
王长海 《学理论》2012,(1):48-49
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是当代本体论研究面临的一个最具前沿性和极具挑战性的新问题。沿着存在—实在—实在感—实在论的链条,对实在的本体论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4.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哲学流派,两者在本体论上的主张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征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对本质基础主义、对理性的价值、对整体性同一性、对主体性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不尽相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要彻底消解本体论,否定在场和逻各斯,走向出场的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过程、强调理性功能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65.
这张卡上有我的手机号码,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你还可以对我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有什么好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告诉我,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为你服务了。5月10日晚,石河子天筑集团公司工会主席王仁学来到帮扶对象葛凡源的家里,亲自将一本写有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联系卡交到了葛凡源的手里。葛凡源,1992年在二建公司从事装潢、库管等工作,2003年,33岁的他因股骨头坏死卧床不起,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天筑集团工会把他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并与工会主席王仁学结成了帮扶对子,9  相似文献   
66.
张德广 《理论建设》2012,(4):48-52,71
广义创造观是将自然创造和人类创造有机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创造观,但是普通创造学所提到的创造观,是偏重于创造技法和创造产品,而轻视创造境界提升的狭义创造观。此文从中国早期“广义创造观”形成之文化来源和哲学本体论支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进而从语言诠释学的角度对支撑广义创造观的哲学本体论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67.
王清涛 《探索》2012,(5):169-173
马克思在本体论意义上实现了哲学革命,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主体本体论的构筑经历了原子主体本体论———类主体本体论——实践主体本体论——关系主体本体论四个阶段。主体本体论确立了本体由主体所建构的原则,也最终确立了主体在本体论中的地位。主体本体论使本体总在不断生成中,使世界成为活的世界。主体本体论面向生活世界,使马克思学说对人的现存的生存状态的扬弃和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成为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68.
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念的形成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探讨,阐明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气质。认为实践本体化的思维取向,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逻辑,而是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抽象。对待马克思实践观念必须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69.
唐晓睿 《求索》2012,(6):199-201
通过将巴赞与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理论的不同观点分别阐释后,从中寻找到他们之间的不同,是在于对电影本质、本源的不同理解。从这一不同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根源上来说是不同派别的哲学观、世界观对两位大师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但又往往不被学者见微知著,从而使得对蒙太奇的研究拘泥于片面细节的龃龉之上。由此可见,并非是蒙太奇变化多端,而是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以有太多种角度,爱森斯坦与巴赞在各自的角度上做到了尽善尽美,但也正是由于他们过分的专一于一个哲学视点,而造成了眼界上受到局限,但这种限制不可不免。  相似文献   
70.
对于老子的本体论,无论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实体化的读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解读方式始终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理论困境,是对老子的误读。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对老子哲学本体论进行价值性解读,把老子哲学看做以价值为本体的道德形而上学。老子哲学的价值性或非实体性体现在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解构主义的言说方式、自然天真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的超越方式等四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