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0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各国政治   198篇
工人农民   258篇
世界政治   8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5篇
法律   8558篇
中国共产党   7706篇
中国政治   10474篇
政治理论   4410篇
综合类   8008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676篇
  2015年   1277篇
  2014年   3109篇
  2013年   3014篇
  2012年   3342篇
  2011年   3135篇
  2010年   2933篇
  2009年   3109篇
  2008年   3725篇
  2007年   2706篇
  2006年   2175篇
  2005年   1897篇
  2004年   1501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1206篇
  2001年   933篇
  2000年   922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随着我国加入WTO,法律制度全球化又一次地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司法公开又是我国法律制度全球化的突破口。司法公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司法改革的三大目标——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独立的关系上。目前完善我国司法公开还需要一定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72.
关于程序与实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的目的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手段是否有效 ,因此 ,目的一旦确定 ,手段就显得更重要 ,因为手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实体之所以是目的就在于它是行为本身 ,是主体的预期 ,而程序是行为的过程、载体 ,是达成实体之手段、行动。程序由此表现出主观价值性、外在的强制性、内在的科学性、相对的独立性、对人的公开性等特点 ,而实体的价值在于为程序指明方向、引发程序的启动和完善、体现着主体的价值追求 ,并在逻辑上先于程序而存在  相似文献   
73.
74.
价值的判断是法律的最重要的要素,是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实质所在,它体现了法律的目标和理想的状态。而公共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要求更是与法律效率及其成本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民法价值判断是民法法律推理的灵魂。  相似文献   
75.
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现状总体上看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不理想、方式不灵活、教育内容不能体现时代性、师资队伍薄弱、监督不到位、缺乏保障.  相似文献   
76.
冀纪 《河北党风》2003,(1):19-22
2002年8月30日,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介绍贿赂罪两罪并罚,判处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吴庆五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77.
海外华人文学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取向 ,海外华人文学创作的文本中浸润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全球化语境中 ,海外华人文学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它对确立中华民族文化在 2 1世纪全球化语境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提高人才转换价值: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转换价值,并初步对人才转换价值的内涵和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概括,对其影响和提高人才转换价值的依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对提升人才转换价值的一系列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9.
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 ,已是不争之事实 ,刑事诉讼理论及制度也同样如此。对于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条件理论我国学者却对此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80.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