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1122篇
中国共产党   352篇
中国政治   680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4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多重性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案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宪法诉讼是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宪法层次和高度解决一系列的理念和技术障碍,逐步实行宪法司法化,才能最终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权利表见责任研究——以物权法善意取得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焜 《政治与法律》2007,13(3):83-88
善意取得理论解决的是外观信赖人取得受让财产权利的正当性问题,而真权利人丧失权利的法理正当性则在于其应承担的权利表见责任。权利表见责任,即所谓“对权利表象的责任”。权利表见责任有其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必然性,其法理基础在于理性受意人角度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权利表见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法律上的拘束,是作为第一性的义务,而非第二性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建立欧洲宪法的条约》中对于成员国与欧盟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本文从:欧盟权限的范围、欧盟如何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立法决策、欧盟法的效力等三个角度对该条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宪法在对欧盟进行广泛授权的同时,仍然从根本上维护了成员国的主权,宪法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推进原有的条约体系已经达到的一体化的程度。但兼顾了一体化和各民族特征的欧盟本身正是二十世纪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静 《河北法学》2003,21(2):146-150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学生学籍的管理是高校行使管理权的内容 ,然而 ,一个已经获得高等学校学生资格的公民 ,接受高等教育是学生的法定权利 ,当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 ,法律如何取向 ?如何平衡呢 ?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文章认为主要的问题是 :谁有权利剥夺学生的主体资格 ?剥夺的理由由谁来定 ?学生对此能否请求司法救济 ?  相似文献   
15.
《合同法》第286条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可以说,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已经成为《合同法》实施以来,施工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最有力武器。目前,《物权法》已经颁布,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生效实施。那么。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相似文献   
16.
李勇 《中国律师》2007,(8):76-78
船舶优先权作为海商法中较具特色的制度,其受偿顺序的规定直接决定了何种海事请求能够得到优先受偿以及不同海事请求受偿位次的先后,对于保障特定海事债权人债权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船舶优先权的产生谈起,进而比较了关于船舶优先权的相关国际立法。在此基础上,引出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问题,并根据其逻辑含义,一一进行分析。最后,在比较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指出其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预测我国未来5—10年的就业形势出发,构思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就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战略重点及其步骤。然后,阐述了今后扩大就业必须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提出了实现就业增长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受益人在根本无货或者质量低劣无法交货的情况下,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符合信用证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单据,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货款,从而使开证申请人遭受经济损失的行为。开证行如无证据证明信用证项下单据是受益人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的,目的是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且该伪造行为已经给开证申请人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不能援引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拒付信用证项下款项。  相似文献   
19.
顾秀莲 《人权》2003,(5):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分别于1991年9月4日和1999年6月28日通过,并分别于1992年1月1日和199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10多年来,中国在贯彻实施“两法”,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加强对“两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00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两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25日,全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就“两法”实施情况作了报告,认为“两法”实施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同时也提出了“两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建议。本刊特摘登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外来影响空间的存在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还有受暗示者的自卑综合在一起,暗示就容易成功。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科学分析和合理利用暗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