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法律   830篇
中国共产党   1074篇
中国政治   1764篇
政治理论   808篇
综合类   10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导性的传统价值观,儒家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仍指导着当代中国人的行为。本次研究运用专门用作儒家伦理测量的社会价值观问卷,对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予以实证层面的经验探讨。  相似文献   
62.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发生分化,在国家行政主体身上体现出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二元分离,由于制度本身的弱点及行政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行政主体的道德风险。基于此,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势所必然。要加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形成行政伦理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认真设计总体目标及内容,探索实现之有效途径,以使我国的行政伦理能在社会全面转型期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3.
论公务员的责任冲突及行政伦理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是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面临权力冲突、角色冲突以及利益冲突,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实践当中面临责任冲突所产生的伦理困境时必须按照公务员伦理决策的标准合理地做出行政伦理决策,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4.
沈湘平 《岭南学刊》2007,1(5):100-104
一个良好的现代社会总是既要保证人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当代社会,个性在世界历史意义上被异化,个性与秩序的复杂关系蕴涵着极大的风险。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对个性发展和社会秩序进行持续的反思性监控;个体在尽量洞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同时树立类的责任意识;在多元差异与简单同一的对立中走向对公共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65.
杨楹 《学习论坛》2005,21(1):33-36
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伦理具有内在的强关联性 ,提升执政伦理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目的 ,二者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逻辑关系。必须将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性与执政主体建设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
比较完整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国家不仅有镇压职能,还有社会管理职能.随着社会发展,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突出并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反对以暴力革命谋取国家政权,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证明,革命所付出的高昂的社会代价与实际达到的自由与社会公正不成比例,所以必须通过议会民主,以和平变革的方式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7.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生态伦理的科学概括。人类必须“自为”地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实现统一,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是全面的,是协调的,是可持续的,核心是强调公平,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的核心。  相似文献   
68.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各国和欧盟均致力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政策形塑人工智能技术,Post-ELSI为人工智能政策的评估提供对伦理、法律和社会因素更全面和细致分析的新思路。本文基于Post-ELSI理论框架,运用NVivo12 plus质性资料的数据分析工具对2016-2020年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发布的29份人工智能政策,从伦理(安全、隐私、责任等)、法律(确权、监管、算法等)、社会(公正、平等、治理等)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发现,在Post-ELSI框架下,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的人工智能政策具有很大同质性,均将“技术精英”与“技术难民”、“人机协作”与“机器换人”、“对症下药”与“被人工智能评估的人”视为关切利益,但在伦理危机、负责任监管和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与政策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镜鉴国际经验,可以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9.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基本价值导向,明确科技创新原则、要求及行动底线提供了指引,也为新技术时代科技伦理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及法治化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70.
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德刚 《探索》2004,(1):46-48
行政伦理监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廉政建设与反腐败这一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防范机制、惩治腐败机制、公正待遇机制、廉洁自律机制以及将这些机制形成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