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98篇
世界政治   1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199篇
中国共产党   1839篇
中国政治   3106篇
政治理论   1067篇
综合类   150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近年来.西宁市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郝的要求.着眼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整合培训资源.积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坚持多渠道、多形式、个性化的培训方式.保证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为“做强西宁、服务全省”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发生分化,在国家行政主体身上体现出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二元分离,由于制度本身的弱点及行政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行政主体的道德风险。基于此,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势所必然。要加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形成行政伦理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认真设计总体目标及内容,探索实现之有效途径,以使我国的行政伦理能在社会全面转型期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3.
2007年组织工作要紧密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党委换届为契机,用足用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工运》2006,(8):32-34
近年来,在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工会的积极推动下,一些省(区、市)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尤其是今年3月全总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以来,各地工会主动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合力开展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齐抓共推的可喜局面。各地开展创建活动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由省委、省政府转发或直接下发创建活动文件,部署开展创建活动;二是由劳动关系三方或以劳动关系三方为主体多方联合开展创建活动;三是由工会单独发起开展创建活动。据…  相似文献   
105.
罗汉平 《世纪桥》2005,(12):40-4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 重大成就的同时,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并且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6.
论公务员的责任冲突及行政伦理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是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面临权力冲突、角色冲突以及利益冲突,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实践当中面临责任冲突所产生的伦理困境时必须按照公务员伦理决策的标准合理地做出行政伦理决策,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7.
杨楹 《学习论坛》2005,21(1):33-36
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伦理具有内在的强关联性 ,提升执政伦理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目的 ,二者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逻辑关系。必须将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性与执政主体建设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生态伦理的科学概括。人类必须“自为”地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实现统一,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是全面的,是协调的,是可持续的,核心是强调公平,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9.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各国和欧盟均致力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政策形塑人工智能技术,Post-ELSI为人工智能政策的评估提供对伦理、法律和社会因素更全面和细致分析的新思路。本文基于Post-ELSI理论框架,运用NVivo12 plus质性资料的数据分析工具对2016-2020年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发布的29份人工智能政策,从伦理(安全、隐私、责任等)、法律(确权、监管、算法等)、社会(公正、平等、治理等)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发现,在Post-ELSI框架下,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的人工智能政策具有很大同质性,均将“技术精英”与“技术难民”、“人机协作”与“机器换人”、“对症下药”与“被人工智能评估的人”视为关切利益,但在伦理危机、负责任监管和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与政策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镜鉴国际经验,可以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0.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加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基本价值导向,明确科技创新原则、要求及行动底线提供了指引,也为新技术时代科技伦理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及法治化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