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1108篇
中国共产党   1315篇
中国政治   2106篇
政治理论   967篇
综合类   135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制度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保障。任何制度设计与制定,都蕴涵着一定的伦理价值追求,制度的改革、创新与评价都建立在伦理价值观基础之上,这种价值或价值观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就是制度伦理要着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度伦理不仅能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具有提高人们伦理意识与伦理素质的实践作用。将制度研究与伦理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论上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管理伦理思想的不断完善史,随着对管理过程中人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伦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管理思想的发展空间已超出了组织内部,步入了社会,乃至宇宙世界。本人力图追根溯源,从古典管理理论入手,寻找管理伦理思想的源头,以正其名、正其位。通过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伦理学审视,发现管理与伦理互补的功效,以启发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及企业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3.
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厚、影响巨大的思想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化、伊斯兰教化、印度教与佛教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学的精华,最具有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遍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仁爱之心是一铆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明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普遍伦理最紧迫、最因难的任务是将爱心扩充到全人类。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此种情感和意识,普遍伦理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同样,通和之学用之于道德,便要求打破以部为空的狭隘性,淡化族群仇恨心理,实现真正的博爱。总之,儒家仁学,包括它的仁爱通和之学,会为普遍伦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4.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信用是关键。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政府信用危机 ,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 ,必须进行政府信用的重构 ,使政府的行政手段从以政策为主转向以法律为主 ,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拘束 ,加强信用制度立法 ,建立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严惩行政腐败 ,重树政府威信  相似文献   
105.
方法:应用咬合面和支架整体铸造修复97例低间隙后牙缺失,并以成品丝材制作的修复体为对照组,并对修复效果随访。随访6—30个月:咬合面和支架整体铸造修复成功率94.8%,优于对照组73.6%。  相似文献   
106.
107.
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法律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伦理理论、法律伦理规范和法律伦理德性等三个方面,构成了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08.
编辑的伦理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景慧 《湖湘论坛》2004,17(1):41-43
编辑活动的特点和其特殊性 ,决定了编辑伦理价值的规定性 :为人民服务是编辑伦理价值的基本原则 ;社会责任是编辑伦理价值的基本取向 ;真善美是编辑伦理价值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诚信”思想通行于社会之际,是人之道、社会之道。依人的本性、天的本性,向人、向社会与自然扩展出去,靠上下君臣子民的善行实践而彰显其价值。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历代思想家均极为重视人格中的诚信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就是说“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儒家对人的发展与人性的完善也极为关注,充分展示与确认人之为人的价值,即追求“成人”。儒家认  相似文献   
110.
我国近年来全球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伦理(Universal Ethics),又译为"普世伦理"、"普遍伦理"或"世界伦理",是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的学术概念.最初见于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所著的<全球责任>(1990年)一书.其系统的表述见于为纪念"世界宗教议会"召开100周年而于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Global Ethic),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个宗教团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全球伦理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现将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