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拟就证人出庭作伪证或规避作证的原因以及对健全和完善作证制度进行探讨。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是审判人员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以进行审判的需要。1、证人出庭有利于支持控辩双方质证,增强证人证言的真实性。2、有利于增强案件审查的透明度。3、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打击犯罪活动。实践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或作伪证现象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庭的公正裁判。造成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或作伪证的主要原因有:(一)刑事立法上的疏漏1、证人责任制度不健全。2、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条件过于笼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证人懈怠作证行为的放纵。3…  相似文献   
22.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 改善律师执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较之旧的“刑事诉讼法”,在律师参与方面,赋予了律师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权利,这无疑是我国法治的可喜进步。但在律师具体行使这些权利时却又留下了人为的种种限制的可能,致使律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地挫伤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热情。据全国律协公布的不完全统计,1996年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全国律师因涉嫌伪证、包庇等罪名被拘留、逮捕的已超过百人,而经查实罪有其名的仅在4%左右。这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情况已经制约到我国刑事控辩式庭审方式乃至整个司法制度的改革,影响了律师的正常执业活…  相似文献   
23.
证人证言是十分重要的诉讼证据,它是审判人员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作伪证的行为已成为顽疾,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与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4.
伪证",即伪造证据。民事诉讼中的伪证,是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为了追求民事诉讼案件的胜诉结果,而故意伪造、毁损或隐匿相关证据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妨碍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更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致使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甚至不能得到法律的应有保护。鉴于此,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的伪证责任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读罢2010年《民主与法制》第2期《律师伪证风波》专题报道后,笔者百感交集,特别是专题报道之三中说到刑辩律师的尴尬,我国律师一年接手的刑事案件,平均数只有1件左右,其中70%以上的刑事案件却没有律师为当事人辩护。  相似文献   
26.
一、关于证据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任何一种证据,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全面的、客观地进行审查核实,只有查证属实的,才能被采纳。之所以需要审查核实证据, 是因为证据有真有假,不辨明其真伪而加以采纳,难免会判错案件,这在诉讼上是禁止的。而作为一个特定的法律用语虚假的证据被定义为伪证伪证行为的存在与  相似文献   
27.
中国古代证人制度是古代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证据的所有种类中,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司法官吏定案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或缺的证明地位,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即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28.
张冉 《中国司法》2009,(6):86-88
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伪证现象对诉讼活动的公正性、效率性、严肃性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对此,各国立法都制定了完善而严密的制裁措施。在我国,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伪证行为十分突出,现有法律及防范制裁体制的建立还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以识别、防范伪证的发生,伪证惩罚制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9.
正当法律界对于李庄案的议论随着李庄的如期出狱而渐渐回落之时,aY-当广西北海四位律师因为涉嫌伪证而身陷囹圄之际,正当刑事诉讼法修订的讨论如火如荼之前,一个以“刑事辩护的职能与功能”为探讨主题的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了。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