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伪证行为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顽疾,不仅对当事人的权利造成损害,也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与效率。本文拟从分析伪证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司法实践及国外立法经验试图找出治理伪证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对于言词证据的真实性问题,传统的方法主要借助证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或表情来识别.这种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说谎必然会有相应的生理表现.在侦查实践中存在"人"的识别与"仪器"的识别,即侦查人员的识别与借助专门测谎仪的识别.近年来有学者对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也有国家对测谎仪测谎的结果宣布无效,于是法庭科学研究者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新的反思,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新的转向.表现为,从伪证的识别走向证言真实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63.
马景顺 《河北法学》2006,24(7):81-84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正确判决的依据.伪证是伪造的虚假证据材料,它不仅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而且严重扰乱了司法审判的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防范、制止和惩罚伪证行为成为法制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司法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防范会对民事审判工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中国古代证人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证人制度是古代证据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证人资格、证言的证明力、伪证的责任等方面展示了我国古代证人制度的内容,并比较了上述内容在刑事和民事诉讼中的差异性,同时结合当时的司法实践中证人制度运作的情况进行论述,以使人们对我国古代证人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5.
强化伪证理性认识 提高伪证甄别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的证据具有特殊性,因此应强化对伪证的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取证技巧,提高取证能力;建立约束机制,强化威慑功能;保证询问的结合性.  相似文献   
66.
建立对民事诉讼伪证者的惩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使当事人举证制度日益深入人心,其效益亦被实践证实,但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当事人举证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暴露,大量伪证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诉讼秩序,浪费诉讼资源,容易造成个案裁判错误,无法维持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影响审判的公正,损害了法院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忧虑。但目前法学理论界对伪证行为系统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而且由于我国缺乏明确详尽的证据规则,造成法院查证效率不高,无法有效防范、打击伪证的局面。笔者通过对实践中发现的 38例伪证的分析,从审判实践者的视角认为…  相似文献   
67.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明确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重要证据,妨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刑法中能用于惩罚民事诉讼伪证行为的,仅有第307条的规定,即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他人作伪证的,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刑法的这一规定却不能追究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的当事人自己伪造证据行  相似文献   
68.
凌霄松律师被判有罪,涉嫌的罪名是辩护人伪造证据罪。亳州李利律师也被判有罪,涉嫌罪名依旧。近日,马鞍山陈琦、林勇两律师又被逮捕,涉嫌的仍然是刑法第306条所定之罪。如果说凌霄松律师被判有罪使我感到震惊的话,那么,面对近来接连发生律师因涉嫌辩护人伪证罪而被追诉的案件,更使我有一种彻骨之寒。  相似文献   
69.
1854年,英格兰年轻的富商RogerTichborn到海外渡假,不幸遇海难失踪。11年后,一位澳大利亚人来到英格兰,宣称他就是RogerTichborn。为了对澳大利亚人身份进行鉴定,1871年当地法院受理该案,法庭科学专家将Roger早年的照片与来自澳大利亚人所摄照片进行比较鉴定。鉴定报告耗时一个月才完成,共两卷,25万字符,结论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人,不是真正的Roger。1874年该案审理完成,澳大利亚人以伪证罪被起诉。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有关照片鉴定的报道犤1犦。目前,国外有关容貌特征鉴定的案件仍十分常见。笔者在2000年曾…  相似文献   
70.
张朔 《法制与社会》2010,(35):76-77
存在于我国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已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伪证行为广泛存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外国对伪证罪的相关规定;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伪证行为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