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是依法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统计调查。法律规范普查行为,指导普查方向,贯穿了普查的始终。在此,本文从统计学的学理上、排污口设置权的法律界定、普查中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法律依止、水利行业自我身份确认的法规渊源、行政许可法在普查中的实践、水功能及水源地的划分、档案整理及保密工作的法律遵从等七个方面对水利普查中体现的法律观点进行展辩。通过辨析,本文认为从法律的观点上讲,水利普查是围绕《水法》和《统计法》为中心的多种法律法规的综合实践过程,实质是对在全社会依法调节水事关系的全面体认。  相似文献   
22.
顾文豪 《新民周刊》2012,(42):90-90
正因诗人和读者对世界对生命都有"相同的体验",诗人的言说才有被理解的可能,也正因体认到这种"相同的体验",诗人才能站在人群里,凡俗生活才不因凡俗而失去被开掘的可能。下午三点多一个顾客也没有的酒吧,傍晚的香港北角长凳上消磨时间的陌生青年,凌晨地铁站出口偶遇的路人,马路上一寸一寸移动步履的老伯……日常的脸孔,日常的声音,...  相似文献   
23.
清人对宋词的体认与清代词学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人正式将词确立为赵宋之代表文学。他们认为两宋词坛词人济济、名家辈出 ,篇什繁富、佳制林立 ;宋人填词按宫制谱、审音协律 ,风格竞出、流派纷呈 ;而且宋人理论成熟、词话渐出。这些认识不仅影响了清代词学中词史之学、评点之学、校勘之学、图谱之学和词韵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影响到清代词学流派的形成、词学话语的建设以及词话的整理与撰录  相似文献   
24.
体认语言学是近年兴起的本土语言学理论,已取得较多研究成果,其注重西方哲学承继的倾向未免不利于该理论的本土化努力。本研究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本体和方法,尝试挖掘体认语言学的中国认知哲学向度。体认语言学的本体包含现实、认知和语言,能够追溯到传统哲学的名实、言意和知行观;三者的右向决定关系溯源于五官、心征、说表的认识论;三者的左向影响关系在毕同毕异和白马非马的讨论中发端。体认语言和形式语言的破立关系在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抵牾和会通中找到最初形态。体认语言学未来的发展,可以秉持知行合一的传统,进一步在现实、认知和语言的融合中探求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有着相当的同构性,国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是宗法制度的纲常伦理的社会化。以家庭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认知模式,对文人来说,家族文化的濡染是相当深刻的,这种体认意识是我们心灵结构中的一种超个体的力量,是生命底蕴存在的原动力,这种存留在文人生命深处的原动力可以使生存获得某种方向感,他们的作品以其心灵深处的家族情结,为我们演绎着民族的历史,诉说着亲族之感情,相应地,文学创作中的这种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体认也确立了学者文人的伦理原则和精神返乡。  相似文献   
26.
王宁 《探索与争鸣》2023,(4):47-61+177-178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系统整合度显著提高,然而,社会整合度却未能同步提高,其体现之一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些宏观议题上的观念并没有趋于相同,反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和冲突。西方有关观念冲突的理论视角存在局限性,而儒家的“体认”概念则提供了理解观念冲突根源新的解读视角。在简单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同质性,人们更易于凭借相似的体认而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在社会分化和复杂化加深的条件下,个人把自身的体认向异质的他人推广,不但不能促成共识的形成,反而可能成为观念冲突的根源。换位体认是避免社会误解、达成相互理解的途径,换位体认也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而创造换位体认的环境则是对观念冲突本身进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