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421篇
中国共产党   656篇
中国政治   984篇
政治理论   239篇
综合类   4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怎样巩固执政基础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巩固的执政基础形成的原因,认为,制定正确的执政方略,优先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前提;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注重社会利益整合,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广泛联系群众、热心服务群众,是巩固执政基础的重点;“精英治党”、“人才立国”,是巩固执政基础的组织保证;而遏止腐败。“廉洁治党”,则是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12.
黄文昌 《团结》2007,(4):25-25
2003年12月,中共广西区委统战部发出《关于在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系统地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的通知,我会积极响应民革广西区委会关于在全区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掀起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热潮的倡议,市委会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并就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回顾活动开展三年来,我们有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13.
历史观的变革是史学发展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史学的深层次变化.西方进化论的传播,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史书编纂的模式.中国的新史学思潮时期,史家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对史书编纂进行了具有成效的改造,出现了具有近代色彩的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和崭新的通史、学术史、地方志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214.
道论在本体的意义上,老子庄子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老子本源之道并未达到本体的高度,庄子在自觉地区分了道和源的基础上,把道推向了超验世界,又把老子"道"本源论命题转换成知识论命题,通过对知识论的否定而成就了本体论.比较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道本体更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15.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培军 《中国减灾》1994,4(1):19-22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业的发展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减轻自然及人为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需要。本文主要论述减轻自然灾害(包括与自然过程有关的环境灾害)的科学技术与减轻自然灾害的产业发展。自然致灾因子(如地震、暴雨、洪水、台风等)作...  相似文献   
216.
217.
218.
办好中国的适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讲究领导工作方法,提高执政水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9.
“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 ,“道”是世界的本体 ;“道”指规律性 ;“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精辟之处在于他将有为与无为 ,成与败 ,得与失等辩证地统一起来 ,成为改造世界借鉴的方法论。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0.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于殷商时期。滇僰古道和公元前2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汉魏晋以来的墓和碑刻、唐袁滋的出行路线、西南官话的渗透,证明滇僰古道一直繁荣到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