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茗贺 《侨园》2012,(1):33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但印度几乎被忽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政府推出一项旅游推广活动,目标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佛教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他们的促销口号很直接:访问印度,连通你的信仰。印度之前推出了"佛教圣地环游列车",列车停经印度北部一些朝拜圣地。印度官员希望在中国宣传这一列车,以促进中国赴印旅游人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42.
饮誉海内外的书画篆刻艺术家方胜先生,又要在山西故里举办个人书画篆刻作品展了,可喜可贺!除了在太原、忻州展出外,还要在他的祖籍地——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展览,联想到他在美国、日本的展览,联想到他的书、画、印作品,不禁让我觉察到艺术家的佛缘。  相似文献   
43.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吃素就已经盛行。古时吃素,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这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有详细记载。但主要原因还是老庄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和尚可不可以吃肉,不能一概而论。佛教引入  相似文献   
44.
西域佛教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缺乏变革创新,僧侣阶层宗教素养水平普遍降低,无力担负起促进西域佛教根据社会变迁及时作出自我调整,以满足西域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任务和使命,再加上印度佛教的衰落致使西域佛教面临着源头上的枯竭,东西方文化通道的阻塞使得当时的西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文化孤岛,伊斯兰教强势兴起对西域佛教造成一定影响等原因,最终导致西域佛教的衰落。  相似文献   
45.
张英 《世纪桥》2011,(3):50-51
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相似文献   
46.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5):F0003-F0003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原名“三山谷”,得名“梵天净土”,是齐名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的第五大佛教名山。  相似文献   
47.
张衍荣 《侨园》2014,(6):28-28
每逢大赛,一些运动队总爱在出征前去归元寺求神拜佛,笔者的归元寺之游,便是搭他们的顺风车跟着去的。归元寺又称"归元禅寺",属曹洞宗,位居武汉佛教丛林之首,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了。寺名由佛偈"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而来,大意是佛法相同,修行的方法却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48.
试图从《理惑论》、《道喻论》两篇文献中关于"孝"的问题入手,探讨佛教所倡导的孝和儒家的孝有何异同。佛孝与儒孝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削发离家身体发肤问题、弃财绝色家族传承问题、在此基础上祭祀问题也可以归为孝的差异之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传统儒道文化不断融合,在孝观念上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理论,使冲突缓和矛盾淡化,最终佛孝文化也逐渐被世人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必然要进行入乡随俗的自身变革。  相似文献   
49.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兴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绘画、雕塑的传载形式分不开的。东汉明帝时在洛阳建立起首个皇家直属的佛教机构白马寺之后,接纳西域高僧、翻泽梵文佛经之风在中原大地上绵延不断,但经文词句艰涩难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佛教的传播,继之而来的是历代推崇佛教而建寺凿窟工程的兴起,于是建筑、绘画、  相似文献   
50.
以湖北黄梅四祖寺禅文化夏令营为田野调查点,以管窥豹,来了解青年学生热衷佛教的动机与途径、参加夏令营前后的信仰变化、个人信仰与社会适应等基本状况。在深入调研青年学生"佛教信仰热"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传统、内在需要等主客观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社会风气、加强组织引导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宗教管理、以中国梦凝聚力量来引导青年学生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以及审慎处理青年党团员"信佛入教"问题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