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地处四川峨眉县西南,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亦称光明山。峨眉山周围千里,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属邛崃山余脉,东临岷江,北依青衣江,南眺大渡河,尽享山川形胜。该山林木葱茏,茂竹滴翠,溪流潺潺,瀑布声喧,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赞道:“观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蛾眉,  相似文献   
52.
人间迎神     
《台声》2011,(8):50-50
婚礼的喜庆氛围,常带领我看见老家三合院厅堂中一幅喜气洋洋的新婚贺匾,上头以金色颜料画上道教、佛教等吉祥人物,如南极仙翁、捧花童子、观世音菩萨。贺匾上描绘的众多神佛,多低着头,瞧人间世界,旁边写上几个字“百年好合”。  相似文献   
53.
1940年农历十一月初四,江苏吴县灵岩山寺,晓鸡乍明,印光大师预知时至,住世缘息,遂唤水盥漱,跏趺端坐日:“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罢大声念佛。不多时,又曰:“蒙阿弥陀佛接引,我去了!”遂圆寂,世寿八十,僧腊六十。百日荼毗,共捡得圆润莹澈之五色舍利珠百余颗,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一千余粒。  相似文献   
54.
王金娥 《求索》2013,(1):103-105
唐代敦煌的民间教育内容上既符合中原教育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内容上浅显易懂,偏重于对世人生活节仪、处世之法的训导,这也都充分反映在敦煌蒙书中。检阅敦煌文献,我们可清晰地管窥到,唐代敦煌儒释道相谐的民间教育思想及价值取向。如敦煌写本道德类蒙书,"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杂糅佛、道,形成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民间思想,但主要仍以教示童蒙立身、处世之基本伦理道德为依归。"文章结合敦煌藏经洞所出相关文献,就唐代敦煌儒释道相谐的民间教育思想及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大理有一座又一座古老的本主庙,在泥塑和木石雕的本主像前,思绪会不由陷入扑朔迷离的本主神话传说中,仿佛觉得历史刚刚离去,若明若暗,将生未生,一幕幕戏剧轮番上演,现代气息与古老文明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感动莫名。  相似文献   
56.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缅友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联合禁毒等方面进行了宽领域、高层次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在位于云南省2100多公里的中缅边境线上,两国边民互市通婚、走亲串寨、赕佛念经、友好往来,情同手足,世代和睦相处。有许多村寨一半属于中国,另一半属于缅甸。印金寨有一口水井,每天到这里取水的既有中国人,也有缅甸人,但他们看起来没有差别,彼此之间只有水乳交融的"胞波"友谊。在边界划界确立界桩时,国界界桩  相似文献   
57.
蒲继刚 《各界》2011,(8):36-36
梁武帝一生活了八十六岁,在位四十八年,“几可谓以佛法治国”。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被抬至国教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亲自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  相似文献   
58.
如歌  刘英智 《法治纵横》2014,(11):31-33
话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2年2月,刘英智为追寻佛教艺术去了印度。在印度国家博物馆里,他意外地发现,在近200平方米的展厅里,珍藏着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掘并存放在这里的大量新疆出土文物:有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绢花、土陶,有米兰古城出土的带翼天使壁画,包括楼兰古城出土的怯卢文文书等等,琳琅满目,场面震撼。  相似文献   
59.
60.
和琴 《学理论》2013,(6):44-4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9·18事件,为了掩盖其侵略行径成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佛教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伪当权者肯定佛教在人民大众中的分量,因此不敢贸然采取取缔方法,而加以利用为其殖民统治服务。伪满洲国建国以后对佛教进行大调查,掌握佛教的派别、布教所、布教者、信徒数好掌控佛教,以便服务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