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01.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佛教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互相阐释、互为补充,共同纠正传统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倾向,以期实现真正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702.
法国殖民时期(1863。1953年),柬埔寨在人才资源的培养上严重受限,大多数国民的启蒙教育都是在寺庙中进行。本文将通过叙述寺庙学堂的一些情况,例如巴利文预科学校、高级巴利文学校、律院、佛教中学、佛教大学,以及各种支持佛教学院和各个佛教协会的活动等,以此来介绍1940。1953年间柬埔寨教育的佛教模式。  相似文献   
703.
19世纪20年代以来的近百年间,霍乱、鼠疫和钩虫病等的疫病流行对暹罗卫生防疫机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医学的持续干预下,暹罗国内对疫病的知识与想象不断更新,催生了基于西方医学理论的防疫政策与职能部门.同时,暹罗统治精英将佛教"功德"等理念与资源应用于新的公共卫生需求.面对疫病流行对国家治理的压迫,暹罗统治精英将自身塑造成为西方医学知识与实践的赞助者与引领者,并基于佛教传统价值将其视为一种新的"善业"而大力支持,使近代暹罗的卫生防疫机制建设呈现出西方医学知识与佛教伦理价值相调适的特征,成为其现代化进程中形塑"泰国性"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04.
燕子 《中国律师》2014,(8):85-86
为推动寺庙普及法律常识,帮助僧尼人员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014年6月19日,四川省律师协会与四川省佛教协会在成都市文殊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律师义务为全省寺庙提供法制宣传,协议服务期限从2014年至2016年。根据协议,四川省律师协会将组织律师为省佛教协会及佛教寺庙宣传、普及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宣传与民族工作、宗教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广大僧尼爱国爱教、持戒守法。律师工作的内容包括:为寺庙僧尼开展法制宣传,为寺管会组成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供法律咨询,为寺庙提供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等。每座寺庙由1-2名律师参与服务工作,服务律师由省律师协会推荐。  相似文献   
705.
正念修行在东西方世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它不仅是南传佛教国家最为推崇和重视的修行方法,而且是西方国家最为普及、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佛教修行体系。不仅如此,"正念"的概念和其帮助人们平复情绪的心理治疗方法也逐渐在职场中流行起来。为缓解快节奏工作带来的焦躁感,职场圈中正在倡导一种“放慢、放空、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正念”的概念已经逐渐融入企业管理领域,成为一个职场新名词。  相似文献   
706.
新时代如何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使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摆在佛教界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是注重思想引领,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佛教中国化,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贯彻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北京佛教界秉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推动佛教中国化,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相似文献   
707.
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在古代历史上,众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曾到访过此地,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教寺院与皇家园林共称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708.
张衍荣 《侨园》2014,(10):24-25
灵隐寺位于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那时佛教传入未几,仅建了一个雏形。至南北朝梁武帝时,赐田扩建,殿宇初具规模。唐末,武宗李炎是个笃信道教的皇帝,在位不过6年,却制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废佛事件,史称"会昌法难"。在这场"法难"中,灵隐寺寺毁僧散,一度沉寂长达数十载。五代吴越王钱缪时,永明延寿大师奉旨重修,新建石幢、千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扩建僧舍达1300多间,终于宗风渐振。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朝廷品定天下丛林为"五山十刹",灵隐寺为五山之首。  相似文献   
709.
中国大多数人民群众宗教观念比较淡薄,宗教信徒在全国人口中历来居少数,这是因为中国各宗教多是在以汉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流传、发展,形成了和其他国家、民族不同的某些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710.
中国思想文化的河流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强大的注入。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标志的道、儒、墨、法等诸子思想被奉为中华文化的元典,之后有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道儒融合。汉唐以降,道儒互补,再加上佛教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