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试论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佛教具有丰富的有益思想资源,无论是在和谐的理念上,还是在道德、文化、心态以及生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功能,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92.
绿色白居寺     
江孜县白居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人们用智慧兴建的“吉祥多门塔”是措钦大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其雕塑绘画成就卓越,吸引着众多的艺术鉴赏家和游客。它集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为一身,其风格融合了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佛教艺术,也吸纳了内地汉族建筑艺术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且至今保存完整。在西藏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博物馆性质,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相似文献   
893.
纳西族分布于滇、川、藏交界的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又以丽江为主要聚居区。这里不仅是连接三省的交通要道,而且是河谷农业文化与高原畜牧文化相互融合的节点,还是藏传佛教、道教、汉传佛教与本土东巴教相互交融之地。  相似文献   
894.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唐政府给予佛教以法律上的支持,使佛教的发展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道僧格》是唐代的专门佛教法典,《唐律疏议》则有适用于佛教徒及相关人员的专门规定。佛教的“十恶”、“五逆”理念被吸收进入世俗法律体系并予以严厉打击。在一些特殊的节日,禁止杀生即“断屠钓”思想为唐代法律规范所采纳。  相似文献   
895.
胡昌升 《党建》2013,(11):45-45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特殊,藏传佛教历史悠久、寺多僧众,全州有经政府批准的藏传佛教寺庙512座、僧尼6万余人,绝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近年来,州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全州群众工作全覆盖为载体,大力推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努力推动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96.
宗教信仰文化热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升温,冲击着年轻学子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着他们的社会行为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亿中国人中有一亿宗教信徒,其中青年信徒占到三分之一。作为青年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97.
从真理到价值综论汤用彤的文化思想和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尚扬 《新视野》2005,8(1):58-60
文章剖析了一代宗师汤用彤的文化思想和学术成就.认为汤氏文化思想的心路历程是从真理到价值具有文化多元主义的色彩.认为汤氏的学术贡献在于,理清了佛教思想的演变轨迹,揭示了中华学术发展的自主性、连续性,解决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98.
展钟暮鼓,黄页青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龙兴讲寺坐落在沅陵古老山城西北角,临沅、酉二水,坐北朝南逶迤于虎溪山麓,与凤凰山遥遥相对。在历史上是五溪地域佛教高僧的进修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学院。  相似文献   
899.
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教用道法自然、以无用之用阐释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万物的价值,并形成了寡欲节用的消费观及贵生戒杀的伦理规范;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应时而中及圣王之制等思想反映出其生态伦理的精神旨归、文化关怀、行为规范和资源立法等;佛教以众生平等作为其核心价值,并用依正不二来确立生态责任,追求圆融无碍的终极目标。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能够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料,并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900.
多德 《学理论》2011,(1):228-230
9世纪后期,吐蕃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迅速崩溃,藏族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的分崩离析的状态,藏族史上将这一时期通称为分裂割据时期。这一时期是藏族社会在政治上处于分散割据状态,并出现了宗教集团与地方势力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的封建集团——寺院集团,经济上逐步向封建农奴制社会过渡,宗教上各教派复兴,藏传佛教最终形成,因此试图分析吐蕃分裂割据时期佛教再度兴起及藏传佛教各教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