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111篇
中国政治   368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曹克颖 《传承》2008,(6):70-71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佛家色彩极为浓烈,本文试以此为视角,浅析其书名由来、小说中人物苦情、苦名、闯关与修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93.
草堂寺简介草堂寺位于古都西安西南三公里,户县县城东南十五公里,是西安地区留存至今最古老的名刹之一,系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它与佛教的多种宗派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三论宗的祖庭。自后秦公元401年,佛教高僧鸠摩罗什至此译经后,大德间出,香火不绝,中外咸仰。  相似文献   
94.
林志刚 《求索》2008,(12):208-211
清代汉传佛教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满族统治者的文化和宗教策略之上的。根据政教分离、王权高于教权的宗教管理模式,清初的统治者借鉴前朝的宗教管理经验,建立了系统有效的佛教管理机构和僧官制度,实施了资格审查制度、官方登记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从而较好地掌握了佛教发展状况,合理地控制了佛教组织规模。清中叶以后,因农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入侵,统治者无暇顾及对佛教的管理,佛教管理制度实质上已废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封建僧官体制亦被废止,清廷的佛教管理制度由此终结。  相似文献   
95.
佛教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融合,逐渐转化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一、宗教组织情况乌拉特前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主要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现有正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20处,活动点89处,信教群众11825人,教职人员119人。其中,藏传佛教2处,教职人员25人,包括活佛2人,喇嘛23人,信教群众2459人;汉佛教2处,教职人员8人,信教群众1346人;天主教堂1处,神父1人,信教群众550人;基督教堂13处,教职人员84人,信教群众6270人。现有爱国宗教团体3个,即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其它宗教都设有教务管理小组等教务管理组织。二、宗教工作开展情况1、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97.
陈辽 《江苏政协》2010,(2):56-57
曾担任省宗教事务局领导职务达11年之久的袁普泉先生,在他的《灵山缘》(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3年之后,又将《灵山缘》(续)作为《灵山缘》的第二辑出版。其中重点选收了三篇纪实文学和若干韵文。我研读了《记忆中的朴老》、《长空鸟迹忆茗山法师》、《我与无相法师的佛教情缘》这三篇纪实文学,认为它们是难得的为佛教界三位高人写真的出色之作。  相似文献   
98.
枇杷上市的季节,天气逐渐闷热起来。一到周末,人们纷纷携家带口,聚集在升庵桂湖。不会忘记坐在桂湖的船上听雨时的那种感觉。细而长的木舟在湖心摇荡,湖面迷朦,似少女披着洁白的面纱。缕缕丝丝的细雨落入楼台亭榭,那声音只在有无之间,似宁静的夜晚听山里的流泉,却比流泉更空远;似枕石  相似文献   
99.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00.
佛教思想早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能立足并发展壮大,是佛教自身具有强有力的区域融合性和协调性,从早期力求与中国传统思想共通来站稳脚跟逐渐演变为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也体现出佛教思想的广博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