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1篇
中国政治   368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焦丹 《今日民族》2010,(2):18-21
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称较多,总称为“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是我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为德昂族主要聚居区。德昂族是古代濮人后裔的一部分,很早就定居于云南境内。南传上座部佛教约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德宏地区,最初主要在傣族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42.
苏枫 《小康》2010,(5):66-68
“让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互相理解和尊重,互相扶持。重要的是信仰,不是信仰与信仰的区别。”活佛洛卓尼玛说  相似文献   
43.
安章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管理的权威,其本身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安章负责管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事务,被赋予某种神圣权威;另一方面,其神圣权威却在个人世俗空间被消解.这一悖论性特征人物之所以成功地同时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世俗社会所接受,在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当地民族文化的规范性交融是安章现象存在的前提,而安章特有的闲限者身份是其身份悖论性特征出现的重要原因.藉此,可对维克多·特纳提出的阈限理论进行中国宗教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补充.  相似文献   
44.
雍和宫位于紫禁城的东北方,东邻古刹柏林寺,西与元代太学国子监相望,北邻地坛公园。是北京保存完好的著名古代建筑群。历史上,雍和宫曾是清代雍正和乾隆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皇帝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认为,太虚提出佛教革命,进而提出人生佛学、人生佛教,再提出人间佛教,可见人间佛教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太虚"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是其佛教改革运动的产物,对佛教的改革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基了后来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46.
与中国一样,印度同属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拥有世界上众多的人口,同样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欺辱;在经过英国人近百年“西方文明”的殖民后,印度本应变得更加和平,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往往是选择了冲突,从国内大规模民族暴乱到印巴三次战争,从中印边界冲突到出兵斯里兰卡,从南亚核竞赛的硝烟到近期的克什米尔争夺战,印度自独立以来几十年间几乎烽火不断。 直到现在,印度政府仍在推行其强硬政策——“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不惜血本从俄罗斯等国购置大量先进武器;同时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更令中国人们关注的是印度一直毫无遮掩地支持达赖搞独立。 人们不禁要问是——  相似文献   
47.
<正>朋友最近到越南、柬埔寨走了一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在那两个国家除了能看到一些中国商品之外,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其他"形象"。街头那些大幅广告,多是日本韩国的产品;与当地人士交谈,也体会不到想象中的"中国热"。中国形  相似文献   
48.
比丘尼参与政治活动是佛教史、妇女史上既特殊又重要的历史现象,它表现了这一时期妇女的解放和自主精神,同时也是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标志.建康比丘尼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卷入政治斗争中,不仅影响了政教关系的格局,对隋唐时期比丘尼的活动和戒律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9.
以往备受国人推崇的温和、宽容的佛教传统精神被政治派别的恶斗所取代 9月9日,泰国总理沙马突因担任总理后多次主持电视烹饪节目并收受酬金,被法院判决违宪、解职。各方围绕新的总理人选展开博弈。9月12日上午,由于  相似文献   
50.
李玉用 《唯实》2009,(6):33-36
佛教伦理中蕴含着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立足于人心浮躁和困惑的现代社会,以“心灵环保”为方便说法,力图诊治现代人的焦虑、浮躁等社会问题,冀此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