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21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6篇
法律   257篇
中国共产党   945篇
中国政治   1068篇
政治理论   334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江西是革命老区、红土圣地,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从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72.
“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5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深刻阐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多边主义、中国将如何践行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173.
孙超  马明飞 《河北法学》2020,38(1):183-191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海洋领域的细化,反映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和价值目标。它创造性的继承并发展了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指引。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基于海洋共识和共同的海洋利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在海洋领域的共同合作形成的联合体,包括海洋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区域可以通过实施多边海洋行动,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区域合作关系的升级。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海洋观,中国在全球可以通过构建海上丝路命运共同体、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和形成国际海洋法律新制度来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17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主权国家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命运共同体。鉴于认同与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且共享着核心内涵,本文认为,国家集体认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无论处于何种分析层次,认同与共同体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都不会发生改变。考虑到集体认同最终表现在行为层面,若以国家的行为动机作为衡量标准,便可对国家集体认同进行类型辨析,进而能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本文假设"欲望"、"精神"和"理智"是国家的基本行为动机,分别决定着国家对其所属共同体所持的三种集体认同,即功利性认同、规范性认同和类主体认同。这三种集体认同分别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发展阶段,即利益共同体、规范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民族事务治理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定位了民族问题研究的维度与视角,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方法与概念议题亦随之更新。概念议题的变迁是因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实际需要,这不是传统的民族国家或现代国家概念所能解释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应该成为新的理论方法。以此,才能解释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工具选择与政策意蕴。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为概念议题是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主题与方向,其内在含义是以政党为核心的文化政治共同体,以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发展为关键、以反分裂为底线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6.
谢文泽 《人民论坛》2020,(2):109-111
拉美地区与中国、美国、欧盟"三个中心"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四种方案。美国和欧盟的方案无力应对拉美"新发展陷阱"。拉美国家普遍认可和接受"中拉命运共同体"方案,认为中国是拉美可信、可靠、平等的"中心"伙伴。中拉应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应对拉美"四个脆弱"内部因素,打破欧美传统"二元中心"外部桎梏,助力拉美国家走出"新发展陷阱"。  相似文献   
177.
张雷 《人民论坛》2020,(5):108-109
"人类优先"理念对于增进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具有启发意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拓展。以"人类优先"理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因此,要以"人类优先"理念为引领,增强文化、交流、人才基础,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8.
南宏宇 《人民论坛》2020,(6):158-159
中国的“家文化”源远流长,对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影响广泛深远。“家文化”理念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家文化”理念在处理个体与集体、责任与权利的关系上具有独特的内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9.
《新东方》2020,(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因其对于中国和世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成为学界研究热点。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复杂形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处于初级阶段,其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对于进一步探寻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0.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统战的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能够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信心,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良性发展和国际机制的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充分发挥大国外交特色,利用主场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式,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