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62篇
工人农民   96篇
世界政治   4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3篇
法律   2035篇
中国共产党   4269篇
中国政治   6316篇
政治理论   1660篇
综合类   24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1729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1596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510篇
  2007年   1119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崇尚和谐,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的精神品质,和谐是中华丈化的精髓,全方位体现了中国传统丈化的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52.
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先进文化以高昂的民族精神为特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法律规范、承接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道德体系。这个道德体系应从空间上融贯东西方文化,从时间上涵盖古今文化,是多样化、时代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5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张。这一主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高度概括,也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以及改革创新理念分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以及日新观念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上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254.
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是系统全面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路径视域出发研究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握其时代内涵、中国特色、教育使命,将弘扬核心价值、转变教育理念、搭建多维平台等作为其路径响应。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源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55.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和孔子人性论是具正题、反题和合题于一体的辩证“完满”的科学理论体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以“现实的人”和“仁”为出发点,通过“革命的实践”和“道德实践”,各自成就了“全面发展的人”和“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价值理想相近的终点“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闭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与孔子的人性论基本元素、体系结构和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决定了两个理论体系可融合的基本特性,两者的可融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25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方刘 《理论视野》2007,94(12):57-5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为什么可以结合起来的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以中国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邵汉明把这种相通性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人本性。中国古代浓烈的…  相似文献   
257.
传统优良家风作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文化根源、核心内涵、功能作用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传统优良家风承继的动态过程中,从家庭日常生活维度出发,由直面热点回应难点,到厘清思路加强宣传,再到解决问题突出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58.
1998年7月,越共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建设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基础,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日益深刻的国际经济融合的背景下,越南把保护文化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和复杂的任务,把保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作为文化工作的指南。2007年,越南围绕着建设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的主题,“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乡村、文化街区、文化机关建成日益增多,文化家庭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59.
百年奥运在带给北京城市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传统管理的局限,依靠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障,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是城市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0.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社会“普遍和谐”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相通之处,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新型发展模式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