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08篇
中国政治   20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侗族摔跤     
杨仪波 《今日民族》2009,(4):65-66,F0003
摔跤,是贵州省侗族群众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通常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坑洞等地举办。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一日在坑洞初赛,优胜者会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到四寨决赛。决赛这一天,各地的侗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涌来,云集于四寨沙坝,共赏摔跤技艺;晚上男女青年相互对歌开展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42.
<正>琵琶歌的音乐低沉柔和,浑厚感人,如同千百年流淌不绝的岁月长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060类别:民间音乐编号:Ⅱ-29项目名称:侗族琵琶歌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简介:侗族琵琶歌是由大、中、小各种琵琶伴奏的独唱或对唱,以情歌为主,婉转动听。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合唱,气势宏大;而侗族琵琶歌则是用琵琶伴奏的,悠扬抒情,让人有"绕梁三日"  相似文献   
43.
黎平鼓楼     
《当代贵州》2008,(10):F0004-F0004
木匠出生的陆根卫生长在贵州黎平县风景如画的肇兴侗族村寨。心灵手巧,在家乡和外地,亲自参与建造了许多侗族建筑,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奇异、最典型、最令人赞叹的代表。  相似文献   
44.
一身布衣,朴实无华,瘦弱身板,毫不起眼,他就是理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王小刚。王小刚是土生土长的理县人,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一直同老百姓打交道。“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和脚下这块土地养育了我,同他们打交道我心里踏实。”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给他打电话,并亲切地称呼他“王三哥”。  相似文献   
45.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一  陈应新 《学习月刊》2011,(22):157-157
一、官坝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运行的现状 (一)特色民居保护 2009年,官坝被确立为湖北省五个少数民族特色试点村寨之一,在政府的引导和各级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之下,全力开展特色村寨民居保护工程。根据规划和建成"川野休闲真风情,乡土诗韵新苗寨"的总体目标要求,官坝村所属的咸丰县制定"规划指导、领导牵头、业主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46.
<正>法国声乐史专家当德尔,受侗族大歌魅力的感召,两次来到黔东南侗寨,寻找侗族大歌之家。并最终引荐侗族大歌登上世界舞台。余秋雨在领略了黔东南侗族、苗族的风物人情之后,感言:这里,或许是归程。在其看来,身后繁华的都市文化,只不过是远年的废墟,黔东南的这些村寨才可能是归程,是目的地。黔东南,注定是一个令文人骚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感受自然、体悟生命,在这里"迷失",在这里彻悟。文化的黔东南,怎一个美字了得。有学者言:黔东南的文化是站在世界文化的最高点,西方文明危机的化解、后现代的探寻,都可以在黔东南找到答案,黔东南必将  相似文献   
47.
侗族传统聚落鼓楼场所类型演变研究——以通道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对通道侗族地区鼓楼场所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并对其场所类型进行比较和归类,阐述鼓楼场所的沿承和演变,同时可以为现代公共场所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武陵山区是侗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武陵山区侗族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并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武陵山区侗族人口发展变化的研究与分析,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而且将有助于促进侗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9.
李名丽 《今日民族》2011,(12):22-23
牲畜有圈,垃圾定点,柴草垛外迁;水泥路旁,华灯明亮,绿树排成行;文化入户,墙体画廊,群众学习忙。走进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如火如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这个边城处处焕发新颜。群众高兴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我们的村寨变了样!”  相似文献   
50.
正我的家乡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高定村地处桂北高寒山区,春节前异常寒冷的天气一度使我对回乡村老家过节的想法动摇,但年逾八旬的父亲却凭着经验坚信春节期间的天气一定不冷,不但鼓励我们做好回家的准备,而且还动员了我岳父母一起到我老家过节。想到父亲也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二弟在电话里也一再说着城里哪有我们家乡的年味,家里专门养了一批土鸡、一头猪等着你们回来过节才劏等等,我也就坚定了回家的念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