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44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雅远俗     
雅,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情怀呈现在家庭的布置中、表示在衣饰的边幅中、品味在谈话的涵养中、显现在友情的微笑中,修养体现在和蔼可亲的神情中、表达在亲切热情的话语中,甚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雅得有韵味。  相似文献   
92.
杨德群  欧福永 《求索》2013,(11):171-174,204
公序良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的简称,是现代民法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公序良原则内涵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各国及相关地区对公序良原则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界定公序良原则是系统研究该原则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些不同的理解,本文在对公共秩序与善良风的内涵及二者之间关系全面解析的基础之上,得出公序良原则的概念。  相似文献   
93.
许芃 《法制与社会》2013,(24):13-14
公序良原则从字面上看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此原则进行具体的界定,因而该原则在具体适用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本文从法理学中法与道德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确定具体适用该原则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以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同时维护法律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94.
范玉刚 《传承》2012,(17):56-57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隔阂,以及主流话语自身说法与活法的脱节,导致一些普通民众对主流话语的声音大多不认同、不支持、不关心,所谓各玩各的,这为"三"文化的泛滥提供了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95.
包得义 《求索》2013,(1):130-133
诗僧康宝月,知名于萧齐永明年间,颇得当时帝王、名臣之赏识;其通解音律,擅长作诗,梁钟嵘《诗品》中称其诗"有清句"。文章探讨了康宝月的生平及其在永明年间的行事,分析了其传世诗歌具有的模仿乐府旧题、表现艳情内容的两大特色,认为其诗风格清新流畅,与文人同类诗作相比也不遑多让。最后论述了其诗歌余韵波及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96.
著名的“泸州遗赠案”的判决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大讨论,而正义的焦点就在于,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与公序良原则的冲突.本文通过对案情及判决结果进行分析,并联系民法基本原则的一些理论,来讨论民法这两项基本原则在实际个案中的冲突,并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7.
四川泸州"第三者"遗产继承案的判决结果引发了全国性讨论。在社会广泛讨论财产归属判决结果的适法性问题时,大家却忽略了骨灰管理权的归属。骨灰的性质是死者人格利益延伸的物。骨灰管理权本质上是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的物权,是包含义务在内的一种权责。从骨灰管理权的以上理论出发,将骨灰判归与死者有真实感情的人管理,是骨灰管理权理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8.
那天晚上,杨艳丽抱着枕头一夜没敢睡。窗外。一团团白色和蓝绿色的磷火在空中飘浮着、游荡着。让她感到毛骨悚然。无比恐惧。她知道。那叫“鬼火”。  相似文献   
99.
“公序良”最早出现在大陆法系的民法典中,它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在我国法律里,虽然没有“公序良”的法定概念,却存在公共道德等相对应的概念。为弥补法无明文规定的缺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也成为法官断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民谚道出中秋之夜两岸同胞品赏月尝饼的传统节。自古至今,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节日食品,犹如春节要贴春联,端午节要吃粽子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