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魏强 《经济与法》2001,(4):32-33
我国保险法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并促进国内保险业的发展,在《保险法》第6条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办理境内保险的,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其具体内容包括:1.凡是座落、存放、流动在中国境内的财产(包括中国的企业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所有的财产),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2.上述应当在中国境内投保的财产,可以向中国境内的中国保险公司投保,  相似文献   
22.
《军人保险法》是一部以立法确认军人保险制度的法律,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制度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不可否认,《军人保险法》并非尽善尽美,仍存在进一步完善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立法依据、立法前瞻性、基金与监督在总则中的缺失及法律救济的设定等立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3.
保险合同解释原则在合同争议发生后如何运用,势必会影响到处理结果的公正性。本文通过对保险合同争议解释原则的使用顺序分析,揭示解释原则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以保护和救助生命为核心的制度,它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在法律依据、法律性质、责任划分、保险费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在法律适用中不可混淆;若两者并存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优先适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补充适用,以有效分散风险,同时,也为交通事故受害人设置了双重保护,更加有利于保证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及时救助;在诉讼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受害人可以以保险公司为被告,直接向其求偿;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只能把保险公司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25.
祝倩懿 《中国律师》2005,(10):74-76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今年年初启动了《保险法》的第二次修改工作。此次修改工作中,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修订内容之一。由于现行《保险法》第13条对保险合同成立时间规定的不甚明确,造成实务中对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产生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启始时间。该问题在人寿险中尤显突出。《保险法》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根据该条规定,交纳保险费是投保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后应履行的主要合同义务。但按照人寿险行业惯例,投保人是预交保费,即投保人向…  相似文献   
26.
美、加、日农业保险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变化 ,希望通过比较和分析 ,对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船舶抵押权人保险保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引言关于为船舶抵押融资所提供的保险保障制度,是近几年来海商法学界人士探讨的焦点之一,例如本刊1996年及1997年版分别发表了题为“论船舶抵押融资的保险保障”(以下简称“96刊文”)和“浅析船舶抵押权人的利益保障”(以下简称“97刊文”)的论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论文给予笔者极大的启示,因此也愿加入讨论,就船舶抵押权人保险保障的有关重要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二、关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含义的争议“97刊文”的作者认为我国《海商法》关于“海上保险合同”一章之所以未能区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界限,是因为…  相似文献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自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后,国务院据此于2006年3月1日通过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强制条例》),对机动车责任事故的受害人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从该项保险制度出台伊始,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直至其实施几年后的今天,围绕该项制度的相关问题的争论仍在延续。笔者结合司法实践中反映出的几个突出问题,试图从立法、司法和保险理论三个层面展开讨论,以期厘清思路,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29.
政策法规     
《法人》2009,(4):12-12
新《保险法》防范金融风险 新《保险法》经过三次审议获人大表决通过,将于10月1日起实施。新保险法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入了“限制保险公司从事关联交易”的部分,明确提出保险业应建立防火墙,防范金融系统连带风险,防止损害投保人、保险人利益。该法增强了对投保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对保险监管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30.
当船舶的机件或船壳发生损坏时,被保险人常以潜在缺陷(latentdefect)提出索赔。潜在缺陷与正常磨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船舶保险条款将“船舶机件和船壳的潜在缺陷造成的损失”作为其承保的责任范围,但又将“被保险人克尽职责而不能发现的正常磨损”作为其除外资任。在保险实务中,经常出现被保险人以港在缺陷为由提出索赔而保险人则以正常磨损为由拒赔的情况。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认定船舶具有潜在缺陷,关系到被保险人能否得到保险赔付。本文着重分析潜在缺陷与正常磨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海上运输和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