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374篇
世界政治   4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4862篇
中国共产党   4010篇
中国政治   7864篇
政治理论   1653篇
综合类   384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1796篇
  2012年   1968篇
  2011年   2113篇
  2010年   1991篇
  2009年   1978篇
  2008年   2260篇
  2007年   1743篇
  2006年   1424篇
  2005年   1054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伊舟 《政法学刊》2021,(1):83-91
为解决纷繁复杂的执行问题,我国间接强制执行措施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但间接强制执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适用混乱以及功能异化的问题.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执行程序中各项措施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执行保障措施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三者的功能、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区分各项措施之间的适用条件,明确我国间...  相似文献   
902.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及信息革命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四重语境下,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有了新的时代坐标。从具体内涵看,我国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拥有各国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且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实践路径看,为实现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必须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培育现代化法治人才,推动科技与人权司法保障的现代化融合。  相似文献   
903.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救济途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星  李娜 《河北法学》2006,24(1):134-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确定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公安部的部门规章随即取消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复议程序,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这使得关系到交通事故当事人重大权利义务的责任认定没有救济途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旦错误,将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从理论与实践上分析研究了交通安全法的这一弊端,提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904.
作为谋略的“种概念”,警察临战谋略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针对对抗法律和警察执业的人和事,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进行的方法策略性思维谋划活动,同样具有强烈对抗性、客观制约性、确定针对性、相对内隐性、高度技巧性、适当迷惑性、严格保密性等七种内在属性。强化警察临战谋略训练,将有利于增进警察组织内部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现实战斗力,有利于强化民警执法应变能力。在大练兵活动中,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应将临战谋略训练列为必训科目,进一步钻研谋略理论,切实注重施计用谋的实战锻炼,努力创新和发展谋略思想。  相似文献   
905.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也对除南极洲以外的全球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大流行威胁,世界各国已进入全球抗"疫"时代.在举国之力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需要认真检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国家公共卫生法制建设,强化国家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强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06.
李启旺 《群众》2020,(5):39-4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就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查处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指出,各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向好,但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积极主动履行纪检监察职责,以坚强的政治监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法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907.
范富强 《群众》2020,(9):58-5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这一行政行为的源头,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0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生领域取得重大进步。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日益丰富,群众期盼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化解民生难题过程中发挥好协商决策优势,可以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909.
《北京观察》2020,(8):16-17
郊区是首都发展的战略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考虑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作,结合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建设取得的重要制度性成果,建议出台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促进条例"),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10.
在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中,经营者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往往成为案件争议的焦点。消费者与经营者往往各执一词,而不同法院的判决标准也不统一。如何将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具体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的判决文书对各级法院的审判有指导及参考作用,因此可以在把握立法基准的前提下,通过对刊载于公报上的案例的研究,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确立合理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