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489篇
中国共产党   958篇
中国政治   968篇
政治理论   359篇
综合类   5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待信仰态度积极、理性,充满正能量,但信仰的现实存在度不高,疑虑尚存,有趋利化趋势。高校信仰教育存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对此,建立"五个一"长效工作机制以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52.
“此骨非饥寒所困,一身为人类之桥。”这是陈独秀的自我写照,他曾经说:“你过蝗虫怎样渡河么?第一个走下水边,被水冲去了,于是第二个又来,于是第三个,于是第四个;到后来,他们死骸堆积起来,成了一座桥,其余的便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3.
信仰的力量     
世界万物,人是很脆弱的,但人的信仰却是不可战胜的。我的信仰是从感恩开始的。解放前.我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穷苦农民.解放后分了房子分了地,才过上了不缺吃不缺穿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4.
中世纪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信仰与理性之间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围绕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的知识论证明和本体论证明,经验哲学的代表人物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及托马斯·阿奎那宇宙论证明,就此讨论基督教哲学中信仰与理性,这种思想传统不仅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而且对于近、现代的西方宗教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近日出版的《红旗文稿》刊发辛岩的文章,提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前提呢?  相似文献   
156.
列宁的信仰建设的方式具有颠覆性和建设性。一方面,它具有颠覆性,是不断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具有彻底的解构功能,摧毁了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生存的逻辑。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建设性,为全人类建构了一个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共产主义信仰。列宁信仰建设的方式对我国当代的信仰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7.
近年来,政治信仰在我国党建中开始淡化。新时期为了防止党员的信仰缺失,重新诠释信仰与政党的关系,从信仰危机的视角来借鉴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共两党在信仰建设方面的对比,以历史为镜面,总结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继续推进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58.
现代社会必须正视人们内心的问题和需要。人的巨大潜能和主动性源自人的需求,人的需求越强烈潜能和主动性就越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强调用社会需要去规范受教育者的做法,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变革,因而基于人的需要推动信仰教育的改进迫在眉睫。以人的需求为基点考察如何发展大学生信仰教育,可以让信仰教育同大学生内心真切的需求联合起来。正视大学生在信仰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尊重和满足信仰教育中大学生的需要,能够让信仰教育通过感化人、调动人而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9.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在法国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式自由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要执着地捍卫信仰,同时还需要现实对其进行“拗救”。法国式自由的发展正是在信仰的主题下,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前者以卢梭、涂尔干和萨特为代表,后者以孟德斯鸠、贡斯当和阿隆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0.
生活世界: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的新视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不是纯粹的精神冥想,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内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知、敏感人群,其自身鲜明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特征要求其信仰教育必须立体、丰满.而生活世界的多样、多元和潜移默化恰恰符合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生活世界中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反馈的情境设计会让信仰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