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设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和规范政府行为,以及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和完善的信用制度,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2.
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由国家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组成的,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却长期缺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要在坚持信用原则、契约原则、法制原则、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实施。  相似文献   
23.
<正>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新一届政府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商事信用在整个信用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在理论研究领域,我们急需明确商事信用制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定位,运用法律与社会的双重思维梳理现有内容并探索制度落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4.
目前,信用缺失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了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使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交易无法正常进行,银行"惜贷"、"惜投"不正常现象严重存在,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5.
26.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现代模式中最核心的一项制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一论断反映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内涵,而不仅是简单地套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表达式。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经济运行试图完全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学说,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种种例外并修正其观点。因为人类理性总是有限的,外部事物极其复杂,其变化难以预见,交易成本必然存在,无论如何公开和透明,信息不对称现象总是难免,所以说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并且总是伴随着风险。信用是对抗种种风险的有力武器。信用的维持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整个社会就是构筑在信用系统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7.
黄政 《刑警与科技》2006,(11A):34-34
企业诚信,几乎是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呼唤诚信道德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种最强音。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在今天,各种各样的信用危机触目惊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故意性的经济诈骗以及普遍性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暴露出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曾为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一的张维迎教授,在其“大国家,小企业”的理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做不大,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国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对外的诚信限制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牟仁 《政策》2005,(2):33-34
个人信用是信用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从建立、完善资信档案登记等方面, 加强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9.
道德向法律的转化——论诚实信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彦 《中国律师》2006,(9):94-95
“诚信”一词,近年来不绝于耳。2002年被国家确立为诚信年,当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指出,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责任;2002年年初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正式提出:“要建立全国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其后至今,诚信这个词成为国人使用率和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相似文献   
30.
我是一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已经是第七个履职年头了,对如何当好人大代表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感受。2014这一年正值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深深感到人民对我们代表的期待更加殷切,自己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努力履行好代表的职责。我特别关注到,在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的活力在于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