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颜吾芟  张俊 《中国人大》2009,(17):50-50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前,"高薪养廉"之说曾喧闹一时,不少人甚至将其当成灵丹妙药。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公务员队伍是否能廉洁奉公,并不完全取决于薪俸的高低,而与官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分析我国封建时代官吏俸禄制度,可以在这方面给与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2.
李长山 《学习月刊》2013,(11):38-38
近读《明太祖实录》,深为朱元璋教育大臣们的喻井、警示、说廉之法、之术、之策生动形象,富有哲理、伦理,从中受到触动,深感朱元璋喻井之廉、廉之有理;示警之廉、触人灵魂;廉政之廉、廉能生威。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要派一批官员到外地建国安民。为教育官员们廉洁、廉正、廉政,朱元璋把官员们叫到皇宫的一  相似文献   
33.
宠物当官     
王丹誉 《廉政瞭望》2013,(20):66-66
鹤坐轿子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懿公爱好养鹤.而且还给鹤封官.让鹤按官等级坐上大夫的轿子招摇过市。卫懿公还按照标准给鹤加官进爵,发放俸禄,上等鹤可以领到与大夫一样的俸禄,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得到重赏。不管是在苑囿还是宫廷,到处都能看到卫懿公的爱鹤们昂首阔步,闲庭信步。于是,人们纷纷给国君进献各种鹤,以求封赏。  相似文献   
34.
民间流传一则轶闻,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对几位大臣进行警示教育:若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溢,但可天天汲取;反之,就有被砍头的危险。  相似文献   
35.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文官俸禄制度中的独创,从雍正元年到宣统三年(1723—1911),延续了将近200年之久。其动机和目的正如其名称所言,是希望外官凭此待遇而免于贪污渎职,能够洁身自好。然而,最后结果与立法者的愿望相距颇远,甚至走向了反面。养廉银由领俸人直接向百姓征收,财出偏门,官员俸禄主次颠倒,数目派定不合理,京官外官的俸禄严重失衡等弊端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在于养廉银本身制度设计不合理、内容不健全,监督制度的乏力和专制皇权的根源,因此养廉银制度并不是解决官吏清廉的良策。  相似文献   
36.
读书随感     
许明 《西部法苑》2003,(1):59-60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做官的人,或者是有文化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历来是非常功利的。古时候的人读书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其实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因为只有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才能吃国家的俸禄,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众人所敬仰。正所谓:“书中自有干种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践证明,一些普通人刻苦读书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37.
佚名 《政府法制》2010,(24):6-6
自从古代封建国家官僚机构出现那天起,就存在着官员的俸禄问题,我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是和秩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8.
清明 《先锋队》2011,(2):62-62
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的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每月最高者多达150石。宋神宗时每年收入钱6000万贯,仅官俸便占去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39.
俸以养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廉政法律思想,它作为惩贪防腐的辅助手段,为廉政建设提供了物质的保障。在中国历史上,俸以养廉思想经数个朝代实践,富有成效地运行了千余年。本文拟以历史朝代为序,较为全面地勾画中国古代俸以养廉思想的实践,以期有佐于当前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