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2篇
法律   725篇
中国共产党   318篇
中国政治   621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2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管家"借债,"主人"管不管?答案是肯定的。6月10日,审计署公布审计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审计署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约为3.85万亿元,部分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能力不强。另有报道称,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调查,个别乡镇不吃不喝还债需400年。村级债务如何?尚无数据。  相似文献   
102.
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化解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在道义上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且经济上具备承受能力。考虑到财政实际,以政府主导、责任共担方式化解养老金隐性债务应是较为理性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3.
王世涛 《财经法学》2021,(1):86-10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理应当遵循宪法逻辑,即政府与公民是一种信托关系,只要公民权利的需求仍在,政府就没有破产的理由。因此,地方政府破产只是财政破产但行政不破产。在地方政府破产重整程序中,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于地方债的债权,因为前者保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权。诉诸民主体制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政府的发债权进...  相似文献   
104.
一、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1.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许多企业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形成了"赖账经济",出现了欠债有理、欠债有利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5.
因为连带责任有加重债务人责任之嫌,故连带债务不能推定,只有在法有明确规定时法院才能判令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司法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法院的判决多认定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这种法官造法必然对案件的处理产生不公正,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文章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立法、司法建议,进一步论证该制度的合理性和其实践意义,使其有益于司法需要.  相似文献   
106.
钟晴 《法制博览》2023,(23):82-84
股权收购中的或有债务是一个重要风险。在并购交易实务中,一方面,转让方往往为了达到提高股权价值或尽可能降低对股权价值影响,同时为了尽快促成交易的目的,可能选择对有可能出现或有债务的情形不完全披露或披露不实;另一方面,客观上或有债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并购交易中容易出现或有债务不完全披露或披露不实的情形,从而使得收购方对该公司的总体负债情况的分析产生偏差。因此,交易前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除了判断显现的债务,对或有债务的强化尽调和风险防范是控制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风险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果无法有效预见或判断或有债务发生的风险系数,将会直接影响交易方案的谈判,导致错失交易对价等重要条款的谈判机会,影响股权收购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合理性,甚至导致交易失败或在交易过程中及交易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07.
洪逸涵  薛静  吴昊 《法制博览》2023,(27):53-56
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存在名义与实质的多种区分,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及实务探究意义。本文由一则常规案件出发衍生相关法律争议,从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与要件出发,分别阐述债务转移、债务加入、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债务履行承担、保证这五种实质法律关系。在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前述五种法律关系进行区分认定,确认司法认定的具体路径并对法律文本的草拟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胡六 《法人》2006,(3):12-14
一旦整体风险失控,央企的风险远大于民企——顾维军被捕之时,格林柯尔和科龙的银行贷款余额合计不过12亿,而华源在2005年9月被银行集体逼债时,其11家核心企业的银行债务已近25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09.
赵林青 《法学杂志》2006,27(6):26-29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目前在我国现行法中尚无明确规定,对该行为的性质学者颇多争执。本文通过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对一起数人侵权案件进行解读,进而比较该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不同,指出该行为应是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一种典型形态,并明确行为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10.
李含琳 《前进》2009,(4):32-33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以金融债务链条与房地产链条的断裂为发源的,其实质是泡沫经济的汇总性爆发。据分析和预测,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和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但是,相对于过去发生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而言,美囝金融危机的负作用还远远没有表现出来。为此,我们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和政策问题,必须从高层次、前瞻性上考虑,这对我国决策应对战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