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日本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得益于其有效利用了传统儒家文化资源中的集体本位主义、伦理观念和境界学说,并适时地完成了创造性转换,充分发挥了其现代价值.而同样受东方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泰国和印尼,却没有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因而没有成功地克服儒家传统思想所附带的宗族观念和伦理等级,以至于贪污腐敗的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62.
思想前沿     
中国人缺乏话语的释放力鲁迅早在数十年前就断言: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站得住脚。也可以断言,没有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一切智识、道德、品格和思想,也都无法升华和迸发出来,因而也就必然难以在现今世界话语权上挣得一地位,站得住脚。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话语力,  相似文献   
63.
王恩平 《传承》2008,(18):74-75
儒学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儒学中诸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和谐思想,找出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契合点,以期用儒家和谐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4.
下跪这一明显带有自卑和自甘屈辱的文化行为和导向,确实不是在与时俱进,甚至与时代精神明显不合拍,着实影响着国人创新精神的发挥,是该寿终正寝,彻底放马南山了  相似文献   
65.
李长胜 《党建》2014,(4):44-45
正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发源地。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我们将"四德"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从儒家思想"五常"、"五德"传统美德中撷取"爱、诚、孝、仁"四字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支点和承接点,以全覆盖的理念为指导,具体化、标准化、制度化地开展了"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活动,着力推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商周至秦汉时期军事活动的分析,并结合当时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思维方式,试探文化思想对军事活动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分析商周贵族战争方式的变化,得出两种军事指导思维的模式,并分析其不同。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对军事行为的渗透。说明先秦儒家与法家的军事思想影响中国以后历代的军事思维。试析中华文明中儒家本位对中国大国和平崛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不足。通过全文的内容揭示的中国历代战争与和平的艺术,为现实中国的国际关系提供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67.
林伟 《唯实》1999,(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之所以能够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罢黜”百家学术思想,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独尊”,除了汉代的政治原因以外,儒家学说本身有着其他学派无可替代的优势是更重要的原因.在经历了对“焚书坑儒”悲剧的反思之后,尤其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体系的重构,使儒家学说更具有“吐故纳新”的强大生命力.本文试图梳理从孔子到董仲舒学术思想自身的发展轨迹,探讨儒家学说能够获得“独尊”地位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68.
作为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主导理论,儒家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先秦时期周公旦的礼治和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孔夫子、孟轲等儒家代表人物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儒教思想长河的源头。他们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和见解奠定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石。民主是法治的生命和灵魂,而民主之路的第一步是重民思想乃至民本思想的确立!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周公、孔子和孟子三位儒家鼻祖有关重民思想的追溯和分析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期助益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69.
贺伟 《前线》2014,(1):113-113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儒家经典受到了历代统治者和士人的热捧,留下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奇怪的是,作为《论语》的姊妹篇《孔子家语》,遭到了不可思议的冷落,历代先贤大儒鲜有提及,对许多国人来说,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相似文献   
70.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辞约义富,是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修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