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322篇
中国政治   486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3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田磊 《南风窗》2011,(2):60-63
曲阜建造基督教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时下基督教在中国的炽热,而在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激活孔庙(文庙)等传统儒教道场的信仰功能,彻底摈除其现行商业和旅游的色彩。  相似文献   
82.
《学理论》2017,(5)
"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皇权伦理思想的强化、人的道德意识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义利曲解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张英 《世纪桥》2011,(3):50-51
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相似文献   
84.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文本实际上体现出了一种内在的反话语交往的特点。其话语结构中暗含了一种对于以言语为媒介的人类交往行为的压制与消解。我们可以将此概括为交往断裂。这种倾向主要从个体人格、家族关系与社会礼法关系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这种反话语交往的倾向,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解读传统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罗譞 《长白学刊》2014,(4):118-122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丰富的美育思想,其中主要体现在由先秦儒家所开创并由后世所继承和发展的诗教和"六艺"教育思想。传统儒家美育旨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这种美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它可以避免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因而,在我国当下正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传统儒家美育思想的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6.
《党政论坛》2013,(19):F0002-F0002,F0003
奉贤素有南上海滨海新城之美誉。相传公元前444年,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南方人言偃,曾在奉贤布道、讲学,传播儒家学说.对启迪当时江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7.
宋欣 《学理论》2014,(8):39-40
中国哲学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根基,通过对比中西哲学中中国哲学的特点与思维方式,以儒家哲学和文化为主,从物我合一的思想出发,在中国政治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中,阐明中国哲学之本来意蕴,以期找到新时代发扬中国哲学的三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8.
试图从《理惑论》、《道喻论》两篇文献中关于"孝"的问题入手,探讨佛教所倡导的孝和儒家的孝有何异同。佛孝与儒孝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削发离家身体发肤问题、弃财绝色家族传承问题、在此基础上祭祀问题也可以归为孝的差异之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传统儒道文化不断融合,在孝观念上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理论,使冲突缓和矛盾淡化,最终佛孝文化也逐渐被世人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必然要进行入乡随俗的自身变革。  相似文献   
89.
郑和兵  王森 《传承》2011,(10):72-73,85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社会大变革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也开始迷失自我,他们抨击与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甚至全面否定其历史地位。以儒臣自居的张之洞为保存儒家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特设存古学堂。  相似文献   
90.
郑维通 《创造》2014,(10):56-57
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有诸多可资今天为官者们学取、使用与坚守的政治思想财富。官者,吃公家饭谋公益者也,此一属性,当古今相同。至于不同社会时代囿于历史局限性为官者是否真正做得到谋公利公益,另当别论。不过,起码从理论上讲,如今在咱们国家,为官者,是必须而且只能为人民利益治国理政的一个特殊人群。为官者要考虑一下"老祖宗"问题,不是说做官的就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