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何大海 《学理论》2013,(20):30-31
家和道家学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深远而巨大的作用。虽然由于历史上政治、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以今人角度来看,道两家学说是不同的思想,但是若深究其发展历程,却可发现二者"同源一体"。从道两家学说的产生渊源、与巫文化的关系、与《易经》的联系等几方面进行考证,通过"道同源"这一主题来寻求道文化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12.
卷阿 《新青年》2013,(6):49
说起中国历史,汉武帝刘彻总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罢废百家,独尊术,并同时施用严刑峻法,确立了"外内法,王霸并用"的统御之术;他施行"推恩令",从而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实力,使得郡县制得以稳固。可以说,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无论如何风云变幻,王朝的运转模式都确立于汉武帝。  相似文献   
113.
近代意义上的法治及法治理论主要是从西方社会传入中国,故近代以来中国在构建法治过程中深受西方法治的影响,而对中国传统法律精神及文化思想的借鉴和吸收不足。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代表之一的家法思想中也有着其一以贯彻的理性和价值,可能超越特定时期特定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具永恒意义,因而可为任何文明秩序所借鉴,尤其可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4.
随着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对宽严相济刑罚观念的研究和认识逐渐深入。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已经蕴含着宽严相济思想的理论核心。古代宽严相济思想最早萌芽于“三国三典”理论,后经过子产、孔子等思想家对宽与严的辩证阐述而逐步确立。在家与法家关于宽与严的争论过程中,宽与严之间也逐步整合,宽严相济思想逐步被社会和统治者所接受。随着起自西汉以至隋唐的“法合流”过程的完成,宽严相济思想最终确立,并成为我国传统刑罚观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和分析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宽严相济”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和理性,也可以为当前刑事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提供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欧阳祯人 《求索》2008,(10):204-207
本文依据战国七雄的政治状况和家经典分析了原始家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的优点与缺陷,从文本出发系统地表述了《老子》与《商君书》、《韩非子》的关系,从家与道家、法家思想深处的矛盾,从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殊死较量中探究了“焚书坑”的本质。文章指出,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关键取决于从事家哲学研究的学者是否能够直面家的缺点,并且由此而发扬家哲学真正的优点,直面世界的文化主流价值,从历史的不幸遭遇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在否定中前进,在反思中创新,才有可能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116.
儒法同源:早期儒法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法家由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特殊性 ,深受家思想影响 ,其源头之一即是家经世致用的外王思想 ,其思想体系具有与家融合和互补的特点。早期法家注重联系社会现实 ,积极参与政治实践 ,其目标和出发点与家殊道而同源。早期法家代表人物通常具有家背景 ,因而其社会实践带有家痕迹 ,同战国中后期法家具有明显的差异 ,严格意义上来说 ,早期法家是法家  相似文献   
117.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突显,许多学派阐述各自的治国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和法家,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两家针锋相对,在长期的论争中,为了能使自己的理论适应现实需求,法开始互相借鉴,从而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8.
郑智勇 《揭阳论丛》2004,(1):69-73,76
本文通过对韩愈《与孟尚书书》的研究,对韩愈贬潮前与众多僧人交往历史的研究,对韩愈与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的密切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韩愈贬后结交大颠,是他能够正确区分天竺佛教与个体僧徒两种不同对象的一贯做法的继续,其实质就是禅相通。这是目前对韩潮关系认识上.认为韩愈“悔过妥协说“、“前后矛盾说”、“爱才说”、“反佛策略说”等几种说法之外的“禅相通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9.
培养与打造更多的"警",是当前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警"的文化内涵应当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与现代警察自身的职业特征两个方面.人本主义为其核心,雅、端庄为其外表,丰富的知识为其内在素养,沉着果敢与勇猛为其作风,优良的道德品质为其立身之本."警"的培养也必须从多层次、全方位入手,经过长期的磨练而成.  相似文献   
120.
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继德 《思想战线》2006,32(5):37-42
中国伊斯兰学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明清之际发生的“以诠经”文化运动、云南伊斯兰学派的“化”及云南学派在中国“回对话”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全球意义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开展“回对话”的成功经验,应当成为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和平友好对话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