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代贵州》2010,(4):F0004-F0004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的农耕文化包括封建时期建立起来的文化和更早之前的傩文化。傩神产生于秦朝之前.是对今天仍有深远影响的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2.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一部先秦家的学术论文汇编,囊括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家各派学说。文中多反映先秦古制,内容庞杂。而《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篇章。全篇通过记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自立、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等十五个方面阐述了者所应具备的品行,描绘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者形象。  相似文献   
53.
陈炎  邓东 《理论学刊》2002,(4):119-121
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天才清妙”的道家审美标准去消解理学对当时诗坛的消极影响 ,又以“气局见解”的家理性态度去保证诗歌艺术的健康发展。其“芬芳悱恻之怀” ,承续了屈原的“深情美丽”传统及以“情”为核心的魏晋美学 ;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道相通的艺术境界 ,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是以、道、屈、禅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相似文献   
54.
《汉书·刑法志》《晋书·刑法志》《魏书·刑罚志》《隋书·刑法志》既勾勒出秦汉直至隋代这一历史阶段法律发展的宏观景象,又记载了当时法律实践的诸多细节.秦尊法家、汉承秦制后,已经建立起形式法律观.西汉中期以降,家法律思想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实质法律观逐渐形成.自汉末至晋隋时期,法律家化不断加深,由此建立起系统的家式君...  相似文献   
55.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家与法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逐步融合的独特产物.这一制度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制度的特征,彰显出公平、公正、秩序等法律价值内涵.科举制度也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传统家"君子"称谓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向古人指明了恰当的作为方向,也凸显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德性追求。挖掘家"君子"之良善观念,重点在于厘清中国古典政治理念与现代政治思想之间的会通,探究"君子"所蕴含的理想人格,分析君子养成"三达德"君子之道的行为规范,归纳家"修己安人""尊五美屏四恶""内圣外王"的为政之道。借由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公共责任伦理的契合,探讨家君子观之国家治理的德性意义。  相似文献   
57.
朱熹晚年采用以注屈的方式 ,以 ,否定班固等人用“中庸”的尺度来衡量屈骚思想 ,建立了新的评屈理论模式和格局。同时 ,对扬雄否定屈原的言行作了批驳 ,这是朱熹尊屈倾向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58.
隋金波 《求索》2014,(5):70-74
作为陆象山的"高弟",杨慈湖的思想及其影响向来是与对陆象山学术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在以往的评价中,杨慈湖往往被指责为"是禅"。实际上,杨慈湖本人对佛、禅基本持否定态度;杨慈湖"是禅"的言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析理不精,未可视为确论;论定杨慈湖"是禅",非但对杨慈湖思想本身存在误会,在一般意义上对宋明思想史的研究亦无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9.
人性善恶能否"以利害推说"是中国传统伦理史中的主要议题之一,虽于古有诸多论述,但于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先秦道、、墨、法四家利害观中不难看出,"利害"和"善恶"紧密相联,其联结点是"趋利避害"这一"人性"或"人情"。趋利避害尽管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具有的性质,不过,在道德世界里,自然层面的趋利避害是人的一般性,而伦理层面的趋利避害则是人的特殊性,人之所为人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人能够根据"善恶"的理念和准则趋利避害,这也是先秦道、、墨、法四家利害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60.
张泉 《理论学刊》2002,3(3):126-127
陶渊明的归隐是、道两家隐逸思想促发的结果,其中道家对他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隐居之后,家的隐逸思想支撑着他的人生观,但在生活方式上陶渊明对、道两家的隐逸思想都作了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