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学术思想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实践相伴相生,凡具备治国才能的统治者都能积极从中汲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有利于维护其统治的治国方略。先秦两汉时期,家与法家在人性和政治方略上的分歧,导致两家思想上的激烈冲突。同时,双方在历史发展、学术思想以及官僚体系和帝王政治中又逐步体现出整合的趋势。法两家思想的斗争、对立与整合,不仅引起古代思想、法律、制度及政治策略的巨大变革,也为法国家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2.
学术"守门人"越来越受人情、关系、利益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不认真把关,这样一来,大学教师便成了一支没有"守门员"的学术足球队中国素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社会各界对读书都十分重视,即便是唯利是图的商贾也常有"贾而好(重视孩子教育)"之特色。但中  相似文献   
73.
微观     
《廉政瞭望》2014,(20):14-15
【清代臣的生存方式】 @袁立:清代臣的动物式生存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思想、无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  相似文献   
74.
一、孝——至德之本 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首先教人的就是孝。“自天子至于庶人”“人之行莫大于孝”。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论述了从天子到镇守各方的诸侯,九卿官员、读书的士人,以及庶人百姓的孝道。  相似文献   
75.
中国文化的历史是佛道三家共同构成的。宋明理学是在与佛道两家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崛起的。作为理学奠基人的二程兄弟一方面对佛道两家的思想有一些借鉴,另一方面又坚定地站在家立场上与释老展开针锋相对的理论斗争,期望以此中兴学,重新树立起学的思想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76.
"法合流"是贯穿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模式,尽管汉法律迟至唐代才最终完成学的进程,但在汉代已有学的倾向,诸如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家的价值观念、以家经典著作的精神解释法律条文和指导司法实践、生注释解说法律条文等。法律是法家理性行政的支柱力量,最初曾为家激烈反对,而从汉代开始的法律学进程,一方面表明家向政治行政领域的积极扩张,另一方面则表明汉行政系统对家思想的积极吸收和消化。  相似文献   
77.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心态。明清之际的中国穆斯林学者分别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人性论等方面对中国家学说进行肯定、吸收、批判、改造与融合,使伊斯兰教在中国本色化了。  相似文献   
78.
自从孔子开创学以来,对它的研究在历史长河中可谓不绝如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学的研究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智。由彭立荣研究员所撰著的《文化社会学》(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为我国的学研究事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新途径和新方法,这对于我们汲取文化社会学的优秀资源服务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提高社会整合水平,对于促进学同文化学、社会学的有机融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9.
韩少功 《法制博览》2010,(20):45-45
任何传统都充斥着内部的差异和矛盾,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也常常同自己过不去。孔子主张“谋道不谋食”,一会儿又说:“学也,禄在其中”,还是惦念着钱。一个人尚且这样,说话没个准,何况一个学派,何况一个文化传统呢?所谓“传统”是这么大,文史哲,佛道,从先秦发展到晚清,实在是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所以我们谈传统经常只是大体而言,是简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80.
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