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2 毫秒
221.
"大数据杀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但依据现行法律很难认定其法律性质。"大数据杀熟"具有很强的技术特征,实质上是经营者滥用算法权力的结果。从传统消费者权利保护路径,运用合同法、侵权法、消保法、价格法、反垄断法等规制"大数据杀熟"面临着诸多困难。从根源上看,"大数据杀熟"并非单纯的法律规制问题,而是算法权力的治理问题。治理算法权力应遵循技术发展与权利保护相平衡、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管相结合以及事前管控与事后追责相并重等原则。通过经营者自律、行业协会引导、公权机构监管、消费者自我保护、公众广泛参与等途径治理算法权力,才可能有效保护人工智能时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22.
223.
摆拍短视频是指由人为策划、编造和表演,但伪装成真实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短视频。处于管理灰色地带的摆拍短视频伪装程度较高,使用“新闻框架”影响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破坏网络生态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为此,要建立短视频平台长效治理机制,区分摆拍背后的营销动机和政治动机进行分类处置,建立综合信息评价体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同时重视算法价值观,调动行业自律作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引导平台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24.
算法治理是算法时代的核心议题。然而,当下算法治理的实效不彰,算法治理的理论亦分歧重重。鉴古而知今,20世纪60年代以降的算法治理史不但展现了丰富的制度实践,也为我国算法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深邃洞见。聚焦于关键场景算法透明公平的“法律”、趋于共识的算法伦理“规范”和迈向算法可解释的“代码”,贯穿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算法治理进程。政府(法律)、社会(规范)、市场(代码)的耦合,以及工具性/自主性算法和高/低风险算法的类型化,共同塑造了理一分殊的“模块化”算法治理体系,为分类分级的算法治理奠定了稳固的理论之基。  相似文献   
225.
226.
227.
228.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作为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一经问世便引发各行各业的关注和担忧。就行政决策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行政主体实施社会数据采集分析、行为预测、方案演绎,进而辅助行政决策的信息采集、关键问题识别以及决策方案的最优化实现。但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行政决策的三个阶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训练数据库的片面性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公正、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安全风险、算法黑箱可能会引发公众对行政决策透明性的质疑。若要最大限度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的积极作用,应当强化算法歧视治理、明确技术的辅助性地位、增强算法的参与性,以此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行政决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29.
张涛 《中外法学》2024,(1):261-279
自动化决策并非纯粹的技术工具,而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由社会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构成,其引发的风险具备社会性,有必要进行规制。以个体赋权、信息规制、技术问责为代表的传统规制路径缺乏社会技术思维,容易陷入“破损谬误”泥淖,难以因应自动化决策的风险与挑战,无法有效实现法律及伦理规范提出的规制目标。算法审计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方法,能够很好地契合自动化决策的社会技术系统属性,具备诸多方法论优势和国际实践经验。从建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根据审计学的一般原理,我国可以从规范指引、实施主体、方法选择和实施结果四个方面推动算法审计实现制度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场景的算法审计,实现可信赖的自动化决策。  相似文献   
230.
企业与学术界为了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合作交流活动——产学研合作。知识获取能力是企业利用外部知识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借助知识管理和知识流程理论,从企业向学研方获取技术知识的角度,探讨其知识流程的建模,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对相应的模型矩阵进行优化,从而为企业加强知识获取能力,进而提高知识转化的效率提供现实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