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7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直接“拷问”着我国刑法的结构性缺陷,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下,刑法对此已经失去其应有的评价功能。西方不少国家以附属刑法的模式对劳动者实施的集体维权行动规定了刑事免责原则,并对之加以正当限制,从而使刑法在劳动法益的保护上发挥了“王牌法”的功能。关照这一事件,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倾斜保护”为基本立场,对劳动者的集体维权行动有所规制,以合理组织对劳动者集体维权行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32.
【裁判要旨】理论与实务界关于产品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笼统表述,对倒置的法律要件缺乏具体探讨,无形中混淆了产品缺陷的证明责任,应予辨正。本案例试图说明:在产品是否具有缺陷这一关键问题上,仍应由受害人举证;在缺陷产品和损害之间因果关系得以证明的前提下,生产者就免责事由举证;在产品是否具有缺陷这一待证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应由受害人来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相似文献   
33.
纹身在有些国家是一种文化现象,眼下在我国也有不少年轻人以此为时尚。在人体上刺字属于纹身的一种,尽管人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对成人之间的刺字行为,只要被刺字人同意,一般不构成侵权,但对于未成年人相互之间的人体刺字行为就不能这么简单地认定了。如何从法律的角度看待未成年人之间刺字的行为性质及后果?请看  相似文献   
34.
在侵权法中,法律关注受害人过错的目的就在于公平地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分配,故受害人过错与免责事由及过失相抵联系密切。受害人过错,免责事由,过失想抵,三者的制度价值都在于限制侵权人责任的承担。然而,三者不能混为一谈。本文试图从理论比较与法律规定的角度,阐明三者间的区别,进而将三者联系起来,放在整个法律制度的框架中分析三者的运作。  相似文献   
35.
《食品安全法》十倍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诸多争议,主要集中于消费者的范围、销售者“明知”的认定标准、标签和说明书瑕疵免责的理解等。结合典型案例中裁判者的观点认为:消费者应作广义的理解,涵盖非职业打假人;明知应包括重大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并采事实自证原则,由消费者承担标示瑕疵的证明责任;标示瑕疵免责应限于不可能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瑕疵。  相似文献   
36.
37.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格式合同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格式合同当中,通常具有一些免责条款,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合同双方的共同利益进行更为良好的确保,进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更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免责条款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市场经济秩序受到影响,民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基于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合同双方的共同利益,对于格式合同当中的免责条款,应当进行有效的民商法规制,从而使市场环境得到改善,最终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8.
破产免责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破产免责制度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采用有条件的破产免责制度很有必要 ,并肯定了破产法草案中的免责规定  相似文献   
39.
一、问题的提出案例比对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以下简称三者险)中,投保人在向受害第三人支付住院医疗费后往往要求保险公司全额理赔,保险公司则以三者险医疗费赔付条款中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为由只同意在医保范围内理赔,遂涉诉。针对该争议焦点,审判实践中存在  相似文献   
40.
周维 《法制与社会》2011,(3):121-122
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开始于1986年,短短24年间就达到空前繁荣的状态。但该行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问题:"赝品横行"造成竞买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缺乏权威鉴定机构"等问题阻碍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保护竞买人的利益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