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正日益临近。本届总统选举的看点除了往常的驴象之争外,另一个看点是可能产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一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按照美国法律,现为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要成为总统,需要经过三个必要的程序:争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大选。  相似文献   
23.
洛克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激进派政治思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较早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有限政府的理念,其从自然状态学说的维度对政府的来源、政府权力的分立及其规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近百年后,以汉密尔顿等人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在为推动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所设计的复合共和制国家结构形成的最终确立而发表的一系列政治论文中,进一步阐发了洛克的有限政府理念,并在理论建构上形成了美国式的双向限权政府模式,从而奠定了近代以来美国联邦主义之下的联邦与州政府间的权力分割和规制的关系形态。  相似文献   
24.
刘大生 《法学》2004,(9):19-23
修改选举法 ,完善选举制度 :扩大直选范围 ,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 ,改善代表罢免程序 ;修改组织法和议事规则 ,完善组织制度 :确立辩论程序、落实代表提案权 ,加强对常委会的监督 ;修改宪法 ,进行宪政制度创新 :实行人民代表专职化 ,明确各级人大的财政控制权 ,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学理论》2017,(9)
关于共和政体,孟德斯鸠和美国联邦党人,处于理论创新的不同节点,前者多于猜想,后者在参照这种猜想以及其他先辈政治学说的基础上,联系他们所处社会的特点,做出了一种成功的尝试,并且为它做了全面的辩护和诠释,重新界定了"共和政体"。联邦党人所定义的共和政体,突破了孟德斯鸠对共和政体——"人民"与贵族分享权力的混合政体的界定,生动形象地表现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这种"新型共和政体"是完全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代议制政体,与该政体相适应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和适应范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过程,亦是民主的过程,可以称作由小共和国到"扩展共和国"。  相似文献   
26.
《联邦党人文集》作为美国新宪法修订时期的开山之作,它的政治价值在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中庸”思想作为中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从古希腊时期起,一直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联邦党人文集》“中庸”政治思想,虽产生于两百多年前,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同时因为它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27.
王勇 《人大研究》2008,(8):F0002-F0002
“利维坦”(Leviathan)是《圣经》中述及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名字的音译。霍布斯借此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当然,霍布斯只是推翻了“君权神授”的观点而代之以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并且未能将由人民契约产生的国家——利维坦纳入到完政和法治的框架之内。麦迪逊在其《联邦党人文集》中对利维坦(广义上的政府)的现代角色作了一个精彩的阐释:  相似文献   
28.
喻血轮 《法制博览》2011,(13):52-52
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人皆知为工程营熊秉坤放第一枪,然促成工程营起义,实为党人梅宝玑。梅为湖北黄梅人,清末任共进会鄂东支部部长,秘密吸收党人,共图革命。八月十七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爆炸,梅曾在场,面部且受微伤,当晚渡江至武昌,匿于马r一谘议局秘书长石山俨家。次日武昌大朝街机关破,彭杨刘三烈士就义,梅知事急,亟欲通知各方党人起事。乃于十九日晨,至工程营门前,坐一烤红薯摊贩处,伺工程营兵士出,  相似文献   
29.
关于美国制宪时期宪法性质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制宪者对"民主"、"共和"等概念的滥用更使这场争论变得扑朔迷离.通过不同语境下"共和"的内涵探析,使纯粹共和、反联邦党人的共和与麦迪逊的复合共和观得以疏理与阐释.基于对纯粹共和与反联邦党人的共和观的反思与批评,复合共和观力图保持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本文分析了美国宪法创立复合共和制的历史逻辑及其宪政意义,以期为其他民主国家宪法的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0.
公民美德之于共和国的重要性在于其提供了唯一的保障和动力.对于联邦党人之前的所有思想家而言,离开了公民美德的共和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种对于公民美德的执着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些思想家对于国家规模的思考.从这层意义上说,联邦党人如果试图突破共和国规模的限制,那么他们首先就必须重新定位公民美德之于共和国的意义,并为拟议中的大型共和国提供一种全新的保障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