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275篇
中国共产党   134篇
中国政治   236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出口.北控闽浙通道,是“福温古驿道”必经之路。连江建县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称“温麻”,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连江”。因县城形似展翅凤凰.雅称“闽都金凤”。  相似文献   
772.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导致人们对见死不救行为是否应该入罪的热议.见死不救入罪能否出现见义勇为蔚然成风的现象,本文从国外见死不救入罪的制约性规定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当今社会见死不救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为见义勇为蔚然成风提出制度性建设.  相似文献   
773.
新问题还是老问题:性贿赂的入罪与出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均心 《法治研究》2013,74(2):24-31
贿赂与性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性贿赂是以性服务为交换而获得利益的行为.性贿赂入罪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立法者总是持谨慎态度。针对性贿赂提法的科学性、性贿赂的社会危害性、性贿赂证据收集的困难性等问题.性贿赂的出罪派和入罪派从刑法精神、立法例比较、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下,性贿赂入罪应缓行。性贿赂入罪没有必要独立成罪(独立的罪名、独立的刑种和刑度),可以考虑通过司法解释调整现有贿赂罪刑度适用的情节.以缓解社会对立法者的压力。  相似文献   
774.
印象江口     
《红旗文稿》2012,(24):2+42
江口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面积1869平方公里,下辖7乡2镇,81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土家、侗、苗、羌等19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万。2002年,江口县被列为国家旅游局定点帮扶县。该  相似文献   
775.
虽然在国家立法层面并无鼓励奖赏见义勇为人的相关规定,但是见义勇为作为一种善行,一直广受推崇,地方性法规对于见义勇为的保护力度也远高出国家立法。本文从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评价、见危不救单独入罪造成法律中间形态的空缺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从几个方面对见危不救入罪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776.
扒窃行为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行为并列,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构成盗窃罪的行为方式;扒窃的客观要件是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且所盗财物与被害人人身有紧密联系;在司法实践中扒窃构成盗窃罪要受到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777.
"醉"与"非醉"作为醉酒驾驶罪与非罪的标准,明确具体,毫无歧义,这是危险驾驶罪的最成功之处。全社会对醉驾入刑充满热情,不仅仅是因为其给猛于虎的车祸套上了枷锁,更深层的原因是,占总人口绝大部分的草根阶级寄希望于这个一施行就轰轰烈烈的法律,能够钻破特权阶层的精钢盔甲,让不尽如人意的社会司法透出公平正义的一线曙光,由此也引发出我们对立法、司法及刑罚制度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778.
有这样一位法官,他从一名不熟悉法律专业的门外汉变成一位化解纷争的行家里手,从一名军转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庭长。在他看似普通的背后却有着闪光的业绩;在领导  相似文献   
779.
肖瑶 《法制与社会》2010,(12):275-276
当下,“见危不救”的情况频频发生,强烈的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国外立法都对“见危不救罪”做出了规定,我国尚无关于“见危不救罪”的规定,只是道德层面上的评价。在人类道德逐渐缺失,社会正义冷漠麻木的情形下。关于‘见危不救”的道德谴责,屡屡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法律介入无疑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780.
对见危不救要否入罪的讨论涉及法律与道德双重关系。法律与道德的离合,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见危不救要否入罪这个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立法也大相径庭。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社会法学"的思潮影响日大,"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在立法中得到体现,法律与道德呈合流之势。在许多标榜"个人本位"、"权利本位"的西方国家,都有"见危不救罪"的规定。在我国,尽管没有"见危不救罪",对一般的无救助义务的人见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