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61篇
世界政治   1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572篇
中国共产党   2808篇
中国政治   3338篇
政治理论   582篇
综合类   7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岛双星集团把车间建到贫困农村,“以企带乡,实现双赢”,不仅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找到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李杰 《工会博览》2003,(7):47-49
人称工地虎将的市政一公司全国劳模张全忠,在市政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他先后参与了京城数十个路、桥工程的建设,在这些工程中有多  相似文献   
63.
丁解民 《群众》2007,(9):41-42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从淮安实际出发,从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淮安城市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人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在争创  相似文献   
64.
和谐社会包括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是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关键。不仅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二绿化"为重心点,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督查手段,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村庄整治快速  相似文献   
66.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贵阳要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7.
张政  李力  熊春艳  陈菁 《当代广西》2005,(22):52-53
近日,记者沿着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一线走进“九大精神文明区域连片创建活动”之一的“环北部湾文明示范带”采访,在怡人的自然风光中感受到一股文明的春风正在激荡北部湾这片热土——南宁市朝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北海市倾力打造北部湾海疆文明示范带;钦州市从党建入手,以点带面加强文明建设;防城港市提出边海文明示范带创建工程,这颗“边陲明珠”正焕发出迷人的色彩……一条富裕、生态、平安的边海文明示范带正在日趋形成。  相似文献   
68.
论中部崛起在区域统筹中的三大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湖 《理论前沿》2005,(12):15-17
中部崛起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必须站在宏观决策和国家战略层面上。正确应用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的扶持手段,科学处理好中部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在确保我国整体经济运行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中部本土经济与社会资源要素的充分整合、开发与利用,来提升中部经济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从而在推进我国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区域统筹方略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肖云 《理论视野》2005,(6):10-11
文章阐述了党中央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0.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5,(22):12-13
建设人才小高地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2004年8月,首批13个人才小高地载体单位确定,我区人才小高地的建设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过去,13个人才小高地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打响了广西人才小高地的知名品牌,其人才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