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36篇
中国共产党   258篇
中国政治   506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全民环保主题活动,就是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云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略和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82.
谢文英 《中国人大》2013,(20):46-47
无论在多风的春季,还是炎热的夏天,雾霾都会出现。细心的人已经察觉到,2013年的北京,雾霾不再只属于冬天。环境法专家、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灿发呼吁,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不能再继续恶化了。面对日趋紧迫、异常复杂的大气污染问题,法律不能缺位。考虑到正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短期内难以出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废旧立新,废止已有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根据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及导致污染的具体原因,创设新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计划年内出台。这将是我国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983.
张康之教授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新观点已内在地包含了"引导型政府生态管理职能"概念.它是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府职能定位,集中表现为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政策方针.目前,其强化路径主要在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生态相对优先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把握及其运用、完善实行"预防为主"方针的政府生态发展规划和政府生态责任制度、引导广大公民的生态政治参与和社会不断走向生态环境自治.  相似文献   
984.
选择公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拥有1300多万居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北京市来说,"出行难"已经是一个大问题.针对日益拥堵的现状,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985.
梁禹宗 《法制与社会》2011,(14):137-138
金钱债权之间的执行竞舍是民事执行竞合中一种类型,采取何种原则解决执行竞合问题,世界各国都有不同规定。本文通过对平等清偿主义和优先清偿主义进行优劣比较,反思我国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对比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差别,以及实然状态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6.
刘成祥 《当代法学》2011,(4):154-160
法院调解是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也是根植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并经过长期司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新时期、新任务对法院调解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当前,在审判实践中,法院调解要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的科学内涵,坚持自愿、依法、民主调解,围绕"诉讼难、执行难、息诉难"的问题,着力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实现法院调解工作的良性发展和工机制作创新。  相似文献   
987.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在外部关系上体现优先适用原则,即船舶优先权、船舶抵押权、船舶碰撞以及船舶扣押制度等都不影响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优先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在内部关系上体现优先适用原则,除并行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责任限制制度外,所有其他责任限制制度,要么受制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要么共享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限额,而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并行的责任限制制度,则互不影响,不存在优先适用的问题,即在同一事故中,可能并存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几个责任限制的限额,如海事赔偿责任的限额、油污损害赔偿的限额、有毒有害物质赔偿的限额。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主体相对于自身关系的相对人来说,其权利属性不是抗辩权,也不是请求权,而是形成权的特殊类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主体相对于自身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的相对人来说,其权利属性仍然是形成权的特殊类型,称之为"海事优位权"。  相似文献   
988.
《侵权责任法》第4条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应当先承担侵权责任。"这是第一次在我国立法中确立了民事责任优先原则。而如果从部门法划分的角度考察,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民事侵权行为与由《刑法》予以规制的犯罪行  相似文献   
989.
熊进 《法制与社会》2012,(2):263-264,267
我国《合同法》在赋予债权人代位权的同时,对其行使效果的归属问题却没有作明确规定.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应当遵循“入库规则”.但基于现实的需要及代位权行使的实际效果的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确认了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优先受偿规则.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到底孰优孰劣,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文从代位权的立法目的入手,对传统的“入库规则”和后确立的“优先受偿规则”从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公平正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了代位权“优先受偿规则”与“入库规则”相比,其存在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0.
我国的《物权法》第106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同时《物权法》第19条、第21条又规定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的不动产登记异议制度.在此情况下,善意第三人的权利就会与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产生冲突.比如甲将A房卖给善意第三人乙,且乙特A房的产权过户到自己名下,但事后丙对甲原有A房的登记提起异议,并且异议成立,在此情况下,谁对A房享有所有权,是善意第三人?还是提出登记异议的利害关系人?本文认为应当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乙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