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31篇
中国共产党   340篇
中国政治   490篇
政治理论   517篇
综合类   4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挂是全球普遍现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挂形势严峻且持续时间较长,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负担将由农村承担,因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四川是西部人口大省,农村社会承受着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应从超前布局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以应对村落调整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提供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与服务;大力开发低龄老人的养老服务潜力;为农村高龄农业劳动力提供相适应的农业综合配套服务;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农村老人定期免费健康检查制度等方面调整社会政策,以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82.
陈琦 《党政论坛》2012,(7):39-40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从地域分布上看,弱势群体包括城市弱势群体和乡村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在欧洲不断发生的穆斯林社群与欧洲本土主流社群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双方对公共空间的争夺战,问题的核心是公共空间的归属。这种争夺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痛苦的历史记忆与负面的现实认知的双重发酵形成缺乏信任的社会观念结构;其次,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与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存在的冲突使公共政策不能很好地平衡双方利益;最后,欧洲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还应该融合文化与价值理念,而欧洲穆斯林的这种双重身份并没有得到欧洲主流群体足够的理解和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对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对公共政策失衡的审视及对公民身份的重新定义和建构,这也是欧洲主流群体与欧洲穆斯林群体和解和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由于公共政策制定中各利益主体的非充分利益博弈,政治精英的个人利益倾向性,以及传统投票方式的局限,使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公共性的偏离,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监控事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合法性,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监控重点在于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监控。但是,公共政策监控主体与客体双重性及其监督关系的复杂性,政策制定者职位优势使其在被监控中处于有力地位,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上的缺陷等因素给有效的监控造成了障碍,建立一种真正的对话机制,打破信息垄断,理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监督关系,明确监督者的职责,对于加强政策制定中的监控力度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和利益的日趋多元化,如何防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全面探究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发生原因,论文使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现象进行了类型划分,从"流失阶段"和"动力来源"两个维度,将其划分为"源头自利型""源头捕获型""下游自利型""下游捕获型"四个类型,并根据每个类型的特点,选取了对应的典型性案例。通过比较上述类型及案例,发现防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要做到:通过有效制衡制约公权力自利性;保障民众和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政策议程;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束缚;完善腐败治理体系以防止公权力被捕获。  相似文献   
86.
基于规范公共性要求的公共政策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终结是因由政策环境变化、政策功能的弱化或丧失而进行的政策变更、终止等一系列活动。从表象上看政策终结的原因是政策功能的弱化或丧失,以致政策执行无法带来所期望的正向效果,但实质上政策终结是缘自政策公共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87.
金登"多源流分析框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国 《理论探讨》2008,(1):125-128
通过对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与公共政策阶段分析、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和"垃圾桶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将公共政策阶段分析的触角向前伸了一步,拓展了政策阶段分析的研究空间;多源流分析打开了政治系统的"黑箱",提供了政策过程参与者的全景分析图;多源流分析修正了"垃圾桶模型",将其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升了其价值.但是,多源流分析框架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有些学者针对其中的某些缺陷提出了批评意见;有些学者则对其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88.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政策滞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从制度供给理论视角并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政策制定为例分析了公共政策滞后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创新意愿及供给能力的不足,政策需求主体的潜在政策需求未能转化为有效政策需求.因此,必须通过重设引擎机制,激发政府官员政策创新的意愿;完善决策系统与整合机制,提升政府的政策供给能力;拓宽政策参与渠道,增强公民政策参与能力,以减少政策滞后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窦正斌 《求实》2001,2(2):44-47
本文认为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地位和作用 ,使他们在政策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举足轻重 ,根据职、责、权相统一原则 ,应建立起政策执行者们的责任制度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根本上源于公共政策的特性 :它作为科学的凝结物之一 ,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的原则性、灵活性以及内含的科学性 ,分别向政策执行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90.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注重政策出台以后,如何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划分为三个流派“:自上而下”学派,“自下而上”学派和“首长——职工”学派。要想成功地实施一项公共政策,就必须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