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正>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包括情感、精神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  相似文献   
42.
一、我国当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一)民众公共产品需求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低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民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处在不断有所提高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商品供应总量丰裕,市场一片繁荣。可以说只要有钱,在正常消费范围内物质形态的商品几乎没有买不到的而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多数钱主要掌控在谁  相似文献   
43.
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大指标。政府信用在于政府恪守职责,以有限的公共权力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堪忧,以政府政策、政府意识、政府职能、政府行为方面的信用缺失尤为常见。这与政府缺少现代行政意识、相关法制不够健全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有着直接关系,此乃当前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面对社会变革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面对机遇和风险、面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和空间、面对权利和责任的无边界,部分领导干部的心理准备不足,难以正确把握而产生了种种焦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45.
“老啃族”是指出身农村但在城市工作的“80后”。他们背负着历史对父母的亏欠、农村“泛家族关系”带来的人情负担.需要负担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的花销。身为第一代走出农村的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46.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虚拟社会得以形成。虚拟社会的公共性、自由性、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公民在虚拟社会进行利益或意见的表达,彰显了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虚拟社会中公民公共责任的公共性、目的性、低成本性、异化性等特性,比较容易促成责任的实现,有利于虚拟社会的治理;同时虚拟社会中的公民因利益驱动会实现伪公共责任,导致虚拟社会的失序进而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治理。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中正义的制度、公民的角色意识、网络媒介的素养、公民的责任引导,将促进虚拟社会中公民的公共责任实现,有助于现实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47.
李珍刚 《学习论坛》2009,25(12):38-4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性问题日渐突出并在社会诸多领域体现出来。公共性问题凸显的原因在于社会公共问题的大量增加,政府处理繁杂公共事务的困难及自身角色的困境,社会公共性的不足、流失与增长。面对突出的公共性问题,公共管理者有责任去创造条件,推动国家管理由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拓展公共事务多元化参与的公共平台,建构激励服务型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成公共性问题的解决,以达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我们似乎习惯了使用“引咎辞职”这个词。引咎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由于近几年来责任事故频发,民众要求追究领导干部责任的呼声随之高涨,引咎辞职遂成为社会上、学术界和党政机关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9.
企业公共责任是企业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它包括企业的员工保障责任、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和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完善企业公共责任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政府在向社会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形成公共--私营共同合作的机制,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50.
基层政府编制资源配置中资源隐性掠取状态所凸显的是"压力驱动"与"讨价变通"的悖境状态,需要突破既有思维限囿予以纾解。以X市B区为个案展开追踪研究,可发现承诺议价作为附有承诺的"讨价——还价——再还价"图式,能有效克服基层政府编制资源配置中的"经验主义"、"本位主义"及"非正式关系"。而基层政府编制资源承诺议价以责任设定机制充分凸显了公共责任的价值,并通过"以量换质"模式,实现了公共资源数量与公共服务质量的对向替换,这预示着其协同优化的公共价值新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