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109篇
综合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质资源向人力资源转移.人才是决定21世纪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不高,从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不高,理念滞后、选拔人才时"拉关系""托人情"的现象严重,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与认识不高,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是影响政府工作绩效和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找出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质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良好的政策,切实保障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得到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22.
《浙江人大》2012,(5):60
针对"30位院士联名抵制烟草技术参评国家科技奖"事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态,"国家科技奖应该鼓励保护老百姓的健康"。卫生部对其他部门公开表达不同观点,打破了传统的"隐而不言"的官场潜规则。这样的"诘问"精神,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323.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积聚的模型及其投资—收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力资本运行的三维空间、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四象限模型、公职人员五极能力模型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博弈进行了分析。通常,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为倒"U"形,即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也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收益就会减少。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它会丰富公职人员的知识,提高其技能,改善其技术条件,从而产生乘数效应,带来公共部门投资的高回报率。  相似文献   
324.
涉及美国威斯康辛州集体谈判权的预算修正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限制公共部门工会在工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进行集体谈判的范围。工会在反对这一法案的博弈中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原来的通过集体谈判决定的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保险福利水平,与其他部门相比的确出现了失衡。从威斯康辛州的立法博弈中能够得出三点启示:公共部门工资福利水平的确定应恪守平衡原则;我国公共部门员工工资福利水平的确定短期内不应推行集体谈判;"依法规范和决定"是确定我国公共部门员工工资福利标准、减少社会争议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5.
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志愿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志愿服务在中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志愿人员的人数与日俱增,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领域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但是相关部门公共和非营利组织对志愿人员的管理却不尽人意:在大大降低相关组织人力成本的同时,由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元化、志愿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等特征,使得在志愿服务中缺乏使命认同与持久激励,志愿人员往往会成为管理上的阻力,甚至可能影响相关组织的职能实现与公益形象。因此,如何充分、永续地开发和运用此类人力资源,就成为当前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26.
制度是价值规则的具体外化。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离不开特定价值取向的指导,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转型期我国公共人力管理价值取向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录用、培训考核等制度的设计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7.
陈立 《理论月刊》2006,(6):149-15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发展到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具备了与传统人事行政不同的新的特点和原则.我国人事行政制度在改革开放后坚持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产生背景、运行环境及意识形态的不同,我国与英美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许多差异.同时,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走向成熟,不可避免的要吸收英美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本文期待从这种异同比较中找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28.
新公共管理对公共部门人事管理重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运动致力于把私人部门人事管理的精神移植到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之中,以替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原来的政治管理模式和官僚管理模式。然而,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更为复杂,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私人部门的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329.
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已有明显提高,但我国公务员工作岗位缺乏科学的工作分析和明确的岗位说明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就未从根本上改变内容空洞、针对性差的固有缺陷,致使公务员考核、评估出现"走过场"现象,考核流于形式,个别甚至演变成"人际关系考评".本文立足于强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效用,提升其对广大公务员队伍激励、引导的价值,使之成为能切实评估公职人员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发展资质等的高效管理工具.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改革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330.
一、战略管理的起源及演变战略,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 《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在英文中,战略一词为strategy,它来源于希腊语的stratagia,也是一个与军事有关的词,意思是"在战争中实行的一套克敌制胜的策略"。除了军事领域,战略还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人们将军事上的巩固和稳定地盘与工商业中的市场份额联系起来,用"战略"这个词描述企业为达到目标而实施的各种策略。 战略观念以连贯的形式广泛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是在二战后,它的发展可以分为长期计划、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三个阶段。长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