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8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法国土地征收公益性审查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法国,只有国家可以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私人土地,并且按照司法最终原则,由行政法官判断土地征收的公用目的性。最高行政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形成了"损益对比分析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加强了对土地征收公用目的宣告行为司法审查的力度。在加强对行政机关裁量权司法监督的同时,损益对比分析机制并未超越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界限,它为行政机关在多个合法方案间自由选择保留了足够的裁量空间。  相似文献   
102.
实践中,私权的公权化问题时常发生,对于公权"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私权"法无禁止即自由"。本文指出在法治道路上,公权不能随意侵犯私权。  相似文献   
103.
宪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关乎对<物权法>等基本民事立法合理性、合法性的评判问题.民法内容固然不能直接与宪法规定相抵触,但民法中大部分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并非直接基于宪法的授权,更不是来自于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而是来自干对人的自然权利的立法确认.财产权是民事权利的核心,因此它应当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宪法作为根本法主要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被强调,而不是在规范的意义上被重视.民法由于调整对象的基本性,因此构成政治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成为宪法赖以发挥作用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4.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公信力却普遍面临下降的危机,公然违约、失信于民,甚至滥用公权、弄虚作假、欺上瞄下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伤害了人民的感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造成政府公信力较大规模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5.
对税务行政行为引起民事争议的处理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两起税务行政案件入手,针对经济上与税款有关联的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备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享有什么样的权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必然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加强对个体利益的保护,使个体主动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具体模式为: 1.建立平等的征纳关系。 2.将纳税人作为权利主体考虑,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建立实质课税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问题。 4.对纳税标的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审查法律程序化,给私权充分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06.
顾全 《新法规月刊》2021,(1):139-153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评价体系,是一个法律评价乃至利益平衡的过程:以相对人之间约束力为起点,辐射到合同履行、请求权对抗等后果评价,并且需要覆盖债权和物权行为等不同维度.民法典的整体编制和调整,体现了"公权干预限缩"和"私权保护扩张"的价值趋向,而效力性、管理性和私权限制(对抗)等不同性质的限制性规定,代表着民法对于不同层次法益的保护和救济需要,也决定着司法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介入程度.在尚未达到需公权力直接干预的私益处分领域,可根据"区分原则"和效力相对性原则,隔离处分行为效果对合同本身效力之影响;对于违反私权限制的情形,区分"内外"有别的法律关系,适用"效力介入式"或"效果对抗式"救济方式,并结合"善意"方的选择,确定不同主体之间效力维度的最终状态.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权与私权冲突下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要正确地疏导和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协调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发挥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作用,有效地制约公权以打造法治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权与私权和谐是促进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8.
好话语常被人顺着往下说。前不久,于安教授顺着郝铁川教授的话题,谈了《公法的变迁和公权的规范》(法制日报2005年1月6日第8版),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私权的保护要通过公法来解决。这个话题切中当代中国法治跳动的脉搏,我再顺着这个话题说几句。  相似文献   
109.
周刚志 《现代法学》2006,28(4):62-67
公物是行政主体所直接管理的、用于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财物,它包括公用物与共用物,前者是直接供诸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使用的物品,后者是直接供诸社会民众生活或生产时使用的物品。公物虽然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公共团体管理,但是其相关权利属于公法上的权利,与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权利殊为不同。我国现有《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物上所有权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10.
民事公益诉权是实体和程序的结合,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其取得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从性质看,检察机关行使公益诉权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甚至是国家的利益;从产生看,检察权代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满足介入私权的前提条件;从发展看,介入民事诉讼领域是检察权发展的必然趋势。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应坚持权利用尽原则,有限行使原则和"依法"行使原则。经全国人大授权,检察监督可以转向私权,但必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